記者田德財/報導
兩岸氣氛低迷陸客減,本學期到大漢技術學院珠寶技術系的陸生有廿六人,比第一年廿四人多了二人,大漢學院表示,除了顯示課程及師資優化有成,另外,六年多來師生連年參加日本、廣西等國際大賽,獲獎無數,知名度在大陸響亮。
大漢技術學院珠寶系主任蔡印來表示,大漢以立足台灣,胸懷大陸的精神,積極投入兩岸珠寶教育領域,同時年年帶領學生赴大陸廣西梧州市、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及香港等地進行珠寶產業考察及珠寶教育交流活動。
尤其,去年十二月間,大漢技術學院與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共同合作,舉辦二○一五國際珠寶玉石學術研討會,席間,邀請多位國際級鑑定專家前來花蓮分享,吸引專家、業者及寶玉石愛好人數百位人士參與,打開大漢珠寶教育的能見度。
高雄中正高工校長張輝正、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日前大漢觀摩,在主任蔡印來親自解說和導覽之下,對於校方提供精良設備,如拉曼光譜儀、紅外光譜儀、電子顯微鏡及各種鑑定設備,作輔助教學之用,提升學生在珠寶創意能力。
蔡印來說,今年六月增構3D設計軟體與3D列印機,強化學生金工、微鑲之專業能力。增設珠寶營銷教室,提供學生展現自製的文創作品,並且培養學生在網路行銷的知識和專業,提升學生對珠寶教育的興趣。
蔡印來表示,今年九月,校方特地禮聘國內地球科學權威教授李思根任教,開啟學生基礎礦物專業學識。花蓮在地金工藝術家楊達開,傳授多年累積金工創作實務技巧。及力邀台北寶石界知名的研磨達人賴盟旺、國際獲獎無數的珠寶設計師高沁嵐兩位專業師資赴花蓮授課,提升學生寶石設計、加工專業技能,為珠寶系提升教學質量。
張輝正、蔡忠和兩位校長皆認為,大漢珠寶系積極強化教學設備和師資,不但是陸生來台入學的首選,校方更努力朝國際化、專業化的教育目標邁進,奮進向前的精神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