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7-03-17
挑夫木偶挑夫舞 可愛代言米棧風情
分享至


圖:米棧部落因百年古道開發出具部落歷史意含的挑夫公仔。(記者葉文杰/攝)
 

記者葉文杰/報導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積極推動「社區林業計畫」,以推廣山林守護、生物多樣性保育、環境教育、生態體驗為主軸,針對受補助社區或協會進行森林相關產物的利用調查,並透過耆老訪談,記錄各部落、族群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及生活智慧。 
壽豐鄉米棧村是積極參與社區林業的部落之一,其中米棧百年古道更是部落具代表性的生態旅遊標的,村民藉著米棧古道推廣體驗活動並開發屬於自有的特色飲食與文化相關產業,展現花蓮海岸山脈西側的門戶。 
早期米棧古道衍生「挑夫」熱門行業,不少居民就是以挑夫為謀生行業,挑夫將從越嶺的水璉部落所生產的海岸米挑到米棧村集中,再利用花蓮溪渡船或牛車載運到壽豐與花蓮各地販售,這些獨特的歷史,造就了早期米棧部落的經濟發展與產業風華;時至今日部落居民推廣生態旅遊,也充分以此歷史背景開發出現在的產業特色。 
米棧部落居民是以阿美族為主,全年有不少阿美族相關節日慶典,充份表現在地的文化傳統與特色;而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推動「社區林業計畫」後,部落也開始關注森林產物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有了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部落發展協會表示,米棧的阿美族語地名為Poipoiyam(即為五節芒之意),凸顯的是當地河床邊,多生長一種穗呈淡紅色,高度大約兩公尺的特殊品種,族人們會採取五節芒莖中的嫩心食用,另外山林中野生的黃藤、山棕、月桃等,也都成為傳統餐桌上的佳餚,也是製作生活器具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基於對自然環境友善利用、永續經營的價值觀,以及正視部落文化與社區營造的積極意識下,社區發展協會以這些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素材製作成「挑夫公仔」,並辦理挑夫公仔製作教學,結合體驗活動,運用當地山林的樟樹枯枝,結合歷史風情與挑夫故事,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文化創意產品。 
米棧社區協會說,走訪一趟米棧部落,除了可在米棧古道觀覽海岸山脈的山光水色外,也可以順道品嚐在地食材並親手體驗製作「挑夫公仔」,感受現今世風采的「米棧」村。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