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與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策畫「慢城鳳林-素人小物美學展」,昨日舉辦開幕茶會,以鳳林「慢城的實踐生活」為軸線,邀集十七位創作者共同展出,展現生活在鳳林的人們,靠著雙手記憶與在地素材形塑出的素人手藝美學,展期至六月十六日於美學館生活工坊展出,歡迎蒞臨欣賞。
保留地方特色
「慢城運動(citta slow)」是一種源自義大利的新興城市哲學,如今在全球蔚為風潮。作為反全球化運動的延伸,慢城運動強調保留地方特色,同時並不拒絕現代化帶來的便利,重視綠化與環境保護、復興當地風俗、支持在地有機小農等,都是慢城的重要指標。
感受慢活魅力
二O一四年六月,鳳林鎮獲得國際慢城(citta slow)組織認證通過,成為臺灣第一個慢城。為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緩慢而美麗的城鎮,素人小物美學展透過「琴、棋、書、畫、生活、家」六條敘事分支,帶領民眾深入鳳林慢城的生活哲學,一起感受慢慢生活的魅力。
此展呈現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與創作素材,呈現鳳林慢城生活的豐富面向,包含劉加和與北林國小師生共同創作的里拉琴與棋、張順傑的書法作品、曾明星的蠟筆畫作;另一系列的「情、騎、書、畫」包含張郁珮以紀錄片帶來慢城情調、曾明星的回收單車裝置、廖高仁與鳳林有關的各項著作、曾瑞騰的鳳林美景攝影集等共十七位創作者的精彩作品。
參展人包含田春蓮、池德芳、明彥、吳永斌、唐春玉、黃鑾珠、黃興彩、張郁珮、張順傑曾瑞騰、曾明星、彭金沐、游焰熾、廖高仁、劉加和、北林國小全體師生北林農村再生大專生洄游青年、楊火土及北林三村社區菸農耆老們。
展現慢活美學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長李吉崇、台東縣政府文化處長鍾青柏、台東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建銘等人共襄盛舉。李吉崇表示,此展為花東特展第十檔次,期透過「慢城鳳林」讓民眾感受到「慢」的舒服與價值,此展亦是首次結合老、中、青三個年齡層的作品,共同展現慢活美學。
慢城就在生活裡
「慢城就在生活裡」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表示,「生活」是日常中的慢城實踐與創意,像是唐春玉的陶土蝸牛盆、回鄉青年游焰熾的泥作與明彥的陶作、池德芳與田春蓮夫妻的木作和乾燥花,以及吳永斌推廣生態概念的「生態桶」與自然素材童玩。
家是最核心概念
李美玲說,「家」是展覽最後一個、也是最核心的概念,有黃興彩與黃鑾珠的手工家屋、楊火土與村民合力製作的菸樓模型,以及洄遊青年第三屆十位大專生以行動帶來的「千眼牆」,在眼睛的四周留下許多期待社會更加關注的議題,從「家」延伸到對社會的關切和行動。
為讓民眾親身感受鳳林慢城的手工藝魅力,特別規劃一系列「素人小人物DIY體驗活動」,包括花草手工紙小夜燈、木作刮痧版、原木筷子與草編等,免費提供民眾體驗。即日起於fb粉絲專頁開放報名,各項限額二十名,額滿為止。(洽詢電話 03-8761466、0926-840094莊小姐;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4688537895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