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北藝術大學校長楊其文昨天以「全民大瘋狂的交通政策亂象」投書媒體說,大家有沒有感覺?近來政府做了很多交通建設的宣示,但是宣示的背後,大家有看到解決問題的用心嗎?特別仍是一團紛亂的交通政策?還有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建設,永遠是兩條平行線上的時空失衡,政府的看法是甚麼?
◎迷信加重處罰就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對於東部車票一票難求,一般自強號可以加掛十二節車廂,容納較多旅客,現在的普悠瑪表面上班次增多,但因為是傾斜式車廂,只有八節車廂,載客容量當然不足。讓人生氣的是:民眾若買不到車票,又為了返家趕路,所以委屈自願購買站票,卻還要被加罰二分之一的票價,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居然可以被台鐵以安全的理由,來合理化不近人情的罰則。
交通部跟台鐵的思考,都是一些交相矛盾的政策,以懲罰性的高壓措施作為壓制的手段,完全忽略人性思考的一面。高速公路局宣布自三月十日起國道五號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時速六十公里提升至七十公里,若正常車流情況下未行駛至最低速限,將依規定舉發,處三千元至六千元罰鍰;初期仍採人工取締,高公局趙局長說大約四月中旬就能以科技執法取締龜速車。
◎麻痺失衡的重西輕東政策思考
搶搶滾的西部開發計畫,政府不斷推陳出新,這幾天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林全宣佈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並交由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規劃,將現有嘉義地區嘉北-北回間七點九公里的鐵路高架化;計畫範圍全長十點九公里;另外台南市的地下化,鐵路已經舉辦過開工典禮;中山高新竹湖口段,不分藍綠,合力推動五楊高架延伸到苗栗頭份,希望能解決中山高楊梅到新竹段的塞車問題。
反觀一票難求的東岸交通系統,交通部的政策卻是荒唐的離譜。國發會委員會通過「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可行性研究」、花東鐵路總長一六二公里,部分路段已經雙軌,但仍有一○七.八公里是單軌運行,未來交部將斥資四一○.六七億元,將花蓮站至南迴線知本站間單軌路線雙軌化,目標是一○七年底完成綜合規劃、一一五年六月全線完工。
楊其文指出,交通部鐵工局溫主秘表示單軌缺點是火車需要停等,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花蓮聯外道路就會被迫中斷,過去花東鐵路尖峰時間一小時也才三班,花東鐵路雙軌化後,尖峰時間一小時將增加至五班,平均總班次可增加一倍,不僅可改善花東人旅運需求,也能帶動區域經濟。
這個政策暴露了鐵路局的不用心,現在的鐵路修建技術十分成熟,花東沿途大都可以利用現有鐵道旁邊土地增設,長年來地質也相對穩定,如果多點同時施工,自然可以提早分段完工使用,這區區一百公里的鋪軌,如果還需要將近兩年的規劃,然後時間拖到115年牛步化完工,如何讓人服氣?
花東鐵路是賺錢的路線,但是居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榮對待,鐵路局公告維修中的會員網路預購服務,從二月一直要維修到三月底,這又是什麼樣的服務效率?果真將來平均每小時增加至五班車次,則每十二分要發一班車,雙向對開的現象,就是每六分鐘將有一班火車通過平交道,這麼密集的柵欄負荷跟交通安全瓶頸,請問鐵路局的永續政策又在哪裡?
◎建設經費與經濟效益應考量長遠發展
一○六年全國地方議會議長、副議長聯誼座談會,齊聚在花蓮遠雄悅來飯店,會中,花蓮縣議會以「要進步,先開路」為題,建請交通部盡速辦理國道六號東延(霧社至花蓮段),尋求全國各正、副議長連署,實現台灣東西部一日生活圈。會中並撥放三部影片欣賞瑞士「哥達基線隧道」、雲中之路雲南「龍江特大橋」、逆天工程四川「雅西高速公路」,讓正、副議長們了解國外如何創造「歷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觀之旅、國際通道之旅」的標誌性建築。
簡報中也提到,二○一五年四月總統蔡英文在競選時曾表示,當選後將要求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把國道六號南投縣霧社至花蓮縣吉安列為明年起第一、二階段優先興建的國道之一,選後交通部仍然沒有兌現諾言。
挪威西部的洛達爾隧道位於洛達爾(Lardal)和艾於蘭(Aurland)之間,全長廿四點五一公里。於一九九五年三月開始動工興建, 二○○○年十一月廿七日正式通車。整個工程項目共耗資約一億美元,行車時間由以往的十四個小時縮短至七個小時,車輛在冬季照常通行無阻。根據設計,洛達爾隧道的行車容量為每小時四百輛,但由於挪威人口較少,這條兼具安全又便利的隧道每晝夜通過的車輛數目僅為一千輛。
交通部跟轄下的鐵路局,長期以來,沒有預見國土均衡的狀態,做好應有的建設規劃,更偏忽服務顧客的心態,這種陋習若是無法調整,政府是否應該積極進行一波新的人事汰換來挽回流失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