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3-22
礦權展延擬納環評 水泥業憂受衝擊
水泥公會:將迫使業者出走 勢必對國安、經濟、環保產生重大衝擊 企業根留台灣恐淪空談
分享至


圖:環保署擬將礦權展延納入環評,水泥業高度憂心礦區停擺,圖為亞泥礦區。 (記者田德財/攝自網路)
 

記者田德財/報導 
環保署擬將礦權展延納入環評,水泥業高度憂心礦區停擺,石灰礦原料無以為繼,甚至被迫吹熄燈號,屆時台灣將喪失支撐經濟和國安戰略產業,另東部發展恐因此停滯、工業廢棄物也無法處理。 
水泥公會指出,若政府將環保無限上綱,政策沒有一定延續性,迫使業者出走,勢必對國安、經濟、環保產生重大衝擊。首先,水泥為各國普遍認知的國家戰略資源,如果停止生產,全數改為進口,勢必仰人鼻息,拱手將經濟命脈操在別人手上,若進口國停止供料,將衍生重大國安危機。 
水泥生產占花縣產值16% 
經濟衝擊方面,目前水泥生產和礦區皆集中在東部地區,占花蓮縣產值十六%,支撐當地就業,其從業人員逾二○%為原住民,為東部地區不可少的經濟支柱,一旦當地水泥廠和礦廠熄燈,國內東西發展不均衡情況只會雪上加霜。 
再者,水泥停窯也不利環保,水泥窯以高溫焚燒,如今不但處理國內三分之一生活垃圾,更包辦年逾一百五十萬公噸的高汙染工業廢棄物,一旦水泥廠停止運作,生活和工業廢棄物將無處可去,勢必衍生更嚴重的環保問題。環保署擬將石化、水泥及礦業納入政策環評,石化公會及水泥公會聯袂表示,政府以政策環評決定產業去留,至少讓業者對未來投資方向有所依循;不過,業界憂心,即使政策環評決定留住產業,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環保法規步調不一下、個案環評不時遭卡關,根留台灣仍將淪為空談。 
水泥停窯工業廢棄物將無處可去 
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表示,政策環評的結論,代表政府對該產業決定去留的態度,無論決定是生是死,對業者來說,未來根留國內,還是轉為投資海外,至少有個依循,不至無所適從。他強調,六年前國光石化案在環團抗議下驟然喊卡,已讓業者心灰意冷,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投資環境,石化業仍不敢提出讓重大投資轉向國外發展。然而,即使政策環評最後支持發展石化產業,但業界也高度憂心個案環評卡關、中央和地方政府打架等問題,近來台化關廠、台塑化機組許可遭駁回、六輕擴建環評未過等,都讓業者人心惶惶。陳?郎表示,據他了解,國內石化業投資已停擺,除舊廠更新,未來不會提新的投資案。 
水泥公會也高度憂心個案環評問題,特別是對環保署擬將礦權展延納入環評。水泥公會說,按現有礦業法令,舊有礦區申請展延不需經環評程序,若有環保疑慮,現有水保法等環保法規均可隨時監督稽查,若環保署執意堅持要做環評,環評期間礦區需停採,水泥廠面臨斷料外,萬一環評還遙遙無期,業者恐蒙受重大損失。 
國內各大水泥廠中,台泥、亞泥、幸福等都擁有自有礦源,其中亞泥位在花蓮的新城山礦區礦權即將在今年十一月到期,若環保署順利通過將礦區展延納入環評,亞泥將首當其衝。據了解,亞泥為因應環評問題,後續礦權展延將以縮小申請範圍因應。 
徐榛蔚:不能因噎廢食 
立委徐榛蔚昨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我國礦業之現況」專案報告,質詢經濟部常務次長楊偉甫,呼籲經濟部對於礦業管理及未來發展,立場必須明確不能反覆,她表示,環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落實政府稽查才能維護國土及環保,政府須跨部會討論來兼顧環境保護及民生經濟與產業發展,更要顧及政府的信賴保護及員工生計。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答詢時表示,對於礦業及水泥業,經濟部立場一貫,礦業維持三階段申請管理並總量管制,讓水泥產業能擔負循環經濟的角色,在生產過程中兼顧環保,並朝著保障產業及員工的方向來做。 
徐榛蔚表示,她絕對支持環境保護及國土保育,但這一年來台灣的礦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可以說像是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礦業是工業之母,更是民生與國防基礎建設必需之物資,於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不可抹滅之貢獻,不能因噎廢食,必須兼顧國內的經濟與產業發展,更要顧及政府的信賴保護及員工生計。徐榛蔚指出,依據礦業法的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礦業權設定(展限)、礦業用地核定及實質開發。而礦業權設定(展限)階段僅是權利範圍的設定,不是實質開發,重複環評意義不大;而礦業用地核定是由礦業權者選定礦區內預定開發之土地,經由礦物局及相關單位審查及環評核定後,才取得土地使用權,才能進行實質開採。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