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六十五歲的壽豐鄉豐裡村民張○春,十多年前離異,租屋獨居,長期臥病在床,日前過世,由於家貧單身,一九九生活百貨董事長、花蓮縣警友會顧問團主席、吉安義警第二中隊顧問團主席、吉安警友會主任李盟德得知,馬上捐棺、捐喪葬費,順利辦妥後事。
這是李盟德今年第二度為家貧者捐棺、喪葬費的善舉,如果連同過去幾年行善紀錄,累積己有數十次之多,但他每次都低調不宣揚,大都委託他人或二中隊長羅均順代為轉贈。
李盟德雖經營企業忙碌,但他經常研讀許多古今中外名著,常常引經據典、出口成章,語出讓人深悟,他說,美國通用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克應邀為企業管理人員演講時說,不要忘記從細小的善事開始做起,不從細小的善事開始做起你就無從去除煩惱、累積功德。每天一個善念、一個善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就成為一個善人。
對於他經常捐棺、捐喪葬費行善,李盟德引用孟子說的「生死事大」,他認為,生死乃是吾人一生最重大的事,不論帝王將相或販夫走卒,既生為人,任誰也難逃生老病死,生死大事,乃是人生必修課業,但大部分人窮其一生,都在五欲六塵中追逐,極少有人為死後之解脫預做準備,「舉世皆從忙裏過,誰人肯向死前修」,對此迷茫一生、庸碌一世的亡者,應正確的處理其後事,助其解脫生死,超越六道,往生西方,圓滿功德。
默默投入社會公益 李事母至孝
李盟德默默投入社會公益,數年來常常自掏腰包濟助貧困,他生活簡樸,自律甚嚴,喜歡跟朋友泡茶、聊天、下象棋、看史書、古書,他另有一深藏不露的秘密就是自幼練就一身高超武術功夫,如有七、八名彪形大漢想要近身伏擊,都不是他的對手,空手出掌劈下,必讓人皮開骨綻,他雖未間斷練功,卻從未對人使出。
雖為鐵漢,卻有柔情與細膩,事母至孝,對母親呵 護備至,是一個很聽媽媽的話的乖兒子。有幾次,打電話給母親,發現母親聲音有點不對,他就當天晚上搭最末班的夜車到台北,第二天早上親手把感冒藥調和好了,熱熱的讓母親喝下去,看母親的狀況良好,再搭早班車回花蓮。
雲林北港出生的李盟德,自小受父親影響很大,父親常教他為人處事之道,練習國術、拳術、讀古書,他說,小時候沒什麼現代的書可看,尤其是在北港那樣傳統的城市,他閒時都看著父親的藏書。他的書櫃放著大量的古書,他特別偏愛史書。他大智若愚、低調,很少讓人覺得他飽讀詩書,但是如果遇到好友,講到古典舊冊,幾乎可倒背如流。
自掏腰包助添購警用協勤裝備
花蓮縣警察局日前召開三月份局務會報,花蓮縣警察局長廖美玲,肯定與嘉勉李盟德積極參與維護地方治安、交通、為民服務工作不遺餘力,添購義警裝備、關懷弱勢,每年自掏腰包超過百萬元,協勤、為善不落人後,是警察工作的後盾 。李盟德提供警方及義警等協勤民力完善裝備,自掏腰包協助添購各項警用協勤裝備,每逢佳節、警察節更主動關懷慰問員警及協勤義警,頒發節慶加菜金等等,樹立警友風範。
會中也肯定李盟德關懷弱勢族群方面,不遺餘力,例如去年五月,主動發起的「大家給力!讓阿港伯更有力!」送愛心到偏鄉蔬果義賣活動,結合吉安警分局義警第二中隊長羅鈞順及全體隊員,關懷從小罹患小腦萎縮症的「阿港伯」的楊文港。中隊長羅鈞順率領隊員們,前往「阿港伯」的菜園,採收成熟蔬菜、地瓜、芭樂等等,並由李盟德出資全部買下「阿港伯」的蔬果,舉辦義賣。此外,李盟德獲悉因家庭貧困無力支付喪葬費,同樣主動自掏腰包慷慨捐出棺木及喪葬補助費,最近的,例如壽豐鄉溪口村陳福振先生、壽豐鄉涂姓鄉民、壽豐鄉豐裡村張姓鄉民……等等,除家屬表達萬分感激,其善行也獲鄰里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