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09-21
藝術界老頑童 為花蓮山水點綴人文氣息
廖清雲以攝影、繪畫、雕塑及數位藝術創作 是台灣少數的多元藝術家 創作個展展期至9/30
分享至


圖:「雕塑」是廖清雲的主修,舉凡石雕、銅雕、鐵雕、不鏽鋼或F.R.P 作品,無一不精。
 

文/花蓮縣記者協會前理事長范振和 
花蓮縣文化局於七月一日至九月卅日,在石雕博物館辦理「心象|廖清雲創作個展」,廖清雲以攝影、繪畫、雕塑及數位藝術等四個主題展出共八十餘件作品,是台灣少數的多元藝術家。 
廖清雲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台灣桃園,國立台灣藝專畢業,一九六六年初試啼聲,作品即榮獲台陽美展雕塑首獎,開啟了他藝術創作及教學的豐富人生。一路走來,創作五十餘年,作品質量俱優。 
一九六九年廖清雲定居好山好水的花蓮,先後在花蓮縣花崗國中、壽豐國中、國立花蓮高中任教美術,點燃當地年輕學子對藝術的熱情,作育英才無數。一九九七年擔任花蓮縣石彫協會理事長,協助文化局戮力推動石雕藝術活動,奠定花蓮石雕藝術蓬勃發展的基石,並提升花蓮為國際石雕重鎮的地位。和已故石雕大師林聰惠,被美稱為「石雕雙老」。 
公共藝術作品散見全縣各地 
而他的公共藝術作品也散見全縣各地,從縣警察局入口意象(人民保母)、富世國小(太魯長春)銅雕到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和樂情洋),多件作品為美麗的風土增添幾許美好的人文藝術氣息。   
「雕塑」一直是廖清雲的主修,舉凡石雕、銅雕、鐵雕、不鏽鋼或F.R.P 作品,無一不精,近年來鑽研攝影藝術,透過攝影鏡頭,記錄花蓮豐富的生態環境及田園之美,追求創新、跨域的藝術創作,讓七十三歲的他仍保有開朗樂觀的性格,以及豐沛的創作能量。 
早期以石雕創作馳名 
廖清雲早期以石雕創作馳名,後以豐厚的銅雕基礎,轉往鐵雕方向發揮;在攝影方面,由於不想沿襲創作現狀,以及固守一套公式的模式,以其獨特的藝術眼光,嘗試結合軟體的概念,賦予畫面新的視覺元素與效果,結合繪畫、現代構成與重複組合的嘗試,把攝影的元素提升到純藝術的表現。 
「數位藝術」則是廖清雲透過多張攝影作品,在現代科技軟體技術的應用下,突破傳統攝影影像觀念,所表現出來的純藝術作品。許多人受限於參加攝影比賽的規定,不能合成、重製、格放等,不敢變動畫面的影像,事實上,如果能瞭解現代影像軟體所提供的技術與技巧,充分加以應用,一張張神奇意想不到的新視覺影像,也能開啟另扇藝術欣賞之窗。 
曾獲薪傳獎的廖老師在立體及平面藝術多元豐富的創作功力,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他目前在壽豐鄉過著隱士生活,四周恬靜豐美的環境,都是他創作的靈感泉源。 
廖清雲就像藝術界的老頑童,如同他才華橫溢的老師劉其偉般,永保一顆赤子之心,向各種領域探索,不知老之將至。不過,也有人認為,他在「數位藝術」作品的呈現上,能否贏得觀者認同,仍有頗大的討論空間。 
(花蓮縣文化局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