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記者黃聰明報導
瑞港公路去年連續的颱風豪雨中造成好幾處災害,災害修復經費經過公程會核定通過,包括公程會等中央相關單位昨天視察工程進度,並現場檢討工法,鄉長陳進光期盼以實際可行的方案解決瑞港公路「逢雨必坍」的困境。
縣府財源吃緊 維管吃力
瑞港公路地質脆弱,加上維管由縣政府負責,由於縣政府財源吃緊,維管上吃力,造成災害還沒有修復前又發生颱風豪雨,災害規模擴大,去年連續颱風豪雨造成多處崩塌、路基流失的災害,災修經費經過公程會核定通過,總工程經費共一千九百萬元,災修工程目前正進行中。
為了實際瞭解工程進度,行政院公程會、主計總處、公路總局第四區處、九河局、花蓮縣府等單位會同瑞穗鄉公所會勘瑞港公路五點三、六點九、七點五、八點九公里等四處災害點,瑞穗公所由秘書葉春榮率建設課人員到場。
參與會勘人員會勘災害地點時,看到沿路多處路基下陷呈現大坑洞、脆弱如鬆餅的坍塌現況,都感到相當震撼。
建議從河床底下開始向上保護土石
目前的工法是直接從災害面的岩盤打樁以防止地基流失,與會官員認為,路基的底下可能有山溝、野溪,颱風豪雨之後,土石可能從底下鬆落,整個地基又崩塌,建議從河床底下開始向上保護土石,避免再崩塌。由於事關經費預算,與會官員同意先檢討,若經費需要增加,到時斟酌再議。
瑞港公路不但是秀姑巒溪泛舟季節的觀光道路,也是奇美部落賴以聯外的唯一道路,不僅維繫著地方觀光發展,也是維繫原民文化命脈的道路,更是奇美部落就學、就醫的唯一道路,對瑞穗鄉整體發展有極重要的地位。
瑞穗鄉長陳進光於之前幾次會勘中聲嘶力竭大聲疾呼,為奇美部落族人請命,極力要求交通部能夠及時接管,他說,瑞港公路只要一遇颱風豪雨等天災就會發生土石流、土石崩塌、地基流失,去年颱風豪雨更是柔腸寸斷,無法通行,奇美部落須定期就醫之老年人必須由部落青年背負接力至玉里就醫,奇美部落居民相當可憐。
瑞港公路年年發生災害,縣府也不斷採取不同工法施作,但是還是災害不斷,鄉長陳進光期盼透過這次災修工程及工法的檢討,中央各單位以實際可行的方案,徹底解決瑞港公路「逢雨必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