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宗璋
迎接今年七月登場的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花蓮縣文化局於三月十六、十七日,為文化服務隊志工舉辦為期二天的「石雕博物館導覽解說員培訓研習」,三十位參與課程的志工都收穫滿滿,不只增進平時導覽解說知能,也信心喊話:「為了石雕季,志工準備好了!」
石雕博物館 本縣唯一公立潛力博物館
文化局表示,花蓮縣石雕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以石雕為主題的展示場館。因應《博物館法》頒布,經一○四年文化部辦理全台文化場館普查及本縣自評結果,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被列為本縣唯一公立潛力博物館。
石雕館成立十六年來,已成為鄉親休閒及遊客踏訪的重要文化參訪景點,如何從觀眾導向之需求出發,透過專業而生動的解說服務,提供兼具休閒價值及知識性的參訪經驗,實為亟待發展的方向。
為充實本局志工導覽知能,並培養文化藝術導覽人才,特別辦理此次導覽解說員研習課程,透過強化導覽員對博物館的認識與認同,提供觀眾更具深度的導覽服務。
為此,文化局特別邀請該領域佼佼者,師資陣容堅強,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資深志工導覽員吳明秋、花蓮縣石雕協會榮譽理事長廖清雲、後山生態走廊工作室召集人邱信文、臺灣觀光學院觀光旅遊系助理教授謝豪生,為志工們進行專業培訓。
鼓勵志工應自我了解
第一天開課由吳明秋與志工分享志願服務的倫理價值與經驗,鼓勵志工為民服務應自我了解,且從心出發。他提到「家庭第一,多餘時間再去當志工」,勉勵志工家人需求為優先,當志工就要當得快樂。
廖清雲先後講述「花蓮石雕藝術回顧與前瞻」、「石雕藝術賞析」。他提到,花蓮是石頭的原鄉,盛產大理石、蛇紋石、豐田玉石、玫瑰時等豐富礦種,因為榮民大理石廠的興建及歷年政策主導下,從建材、雕刻開始,帶動工藝品的產銷,是世界第二大石材加工出口區,全盛期從業者人才輩出。
第二天早上,在邱信文專業的解說演示帶領下,志工們到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進行戶外參訪及觀摩,實地操練導覽解說實務。由於國際石雕藝術季活動場地都是在戶外,因此將兼具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的林田山,當成是石雕藝術季場地模擬,彷彿置身其中,訓練志工在戶外面對群眾的導覽反應與判斷能力。
最後一堂由謝豪生以生動幽默的講授的方式,及不失理論架構的論述內容,訓練志工如何與觀眾互動、導覽概論及解說演練。志工收穫滿滿,準備迎戰今年七月的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服務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
(花蓮縣文化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