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09-06
小農耕耘一禾田 瓢蟲蜻蜓來作伴
花蓮幸福從農系列之五 富里吳志斌廖素凌夫婦 利用刷田除草與福壽螺誘捕法 培育出有機自然生態米
分享至


 

劉怡伶/文 
 富里小農廖素凌與先生吳志斌,夫妻二人在六年前,決定從台東縣海端鄉霧鹿村,返回家鄉富里種有機稻田。廖素凌說,以前種番茄,因採慣行耕種,長期使用化肥與農藥,先生肝臟受損,決定返鄉承租舅舅田地開始種稻;目前有七公頃,種植有機稻田,所花費的成本很高,一年大概可淨賺八十萬元左右,真的賺不多,但最重要是與大自然共生共享,讓生活與生命重獲「快樂建康」。 
先生吳志斌選種,俗稱月光米的高雄一三九號米。她說,因這種米飯吃起來香Q彈牙,有好的食味值,常被用來做為壽司米,最重要是自己與親朋好友都喜歡吃,種出安全無毒,自己與親朋好友可以天天吃得米,是先生斌哥最感驕傲,也最有成就感的事。 
不噴除草劑和農藥 
 喜歡大自然的廖素淩說,採踏在耕作的土地上,不噴除草劑、農藥、不施用化肥,友善這片土地,不用擔心會生病;田間,灌溉水源來自秀姑巒溪,清澈到有蜆仔、魚兒在悠遊,另在不同季節,田區更可看到瓢蟲、蜻蜓等昆蟲飛舞,同時也還有長腳蜘蛛幫忙捕食害蟲。 
 田間最辛苦的事,莫過於「拔草」與面對福壽螺的困擾。廖素淩提到,自創的刷田除草法與福壽螺誘捕法,讓有機耕作變得更有效率,同時她也不藏私,指導其他小農運用,並鼓勵大家投入有機耕作,與大自然共生共享的理念。 
製作誘餌 誘捕福壽螺 
 廖素淩解釋,所謂刷田除草,就是沿襲老一輩跪地用手工抹草的除草方式,改良用刷地板的刷子,來刷除田裡細草,這樣除草就會變得輕鬆許多;另福壽螺傳統作法,是以苦茶渣,除福壽螺黏液,讓牠漸漸死去,實在不忍因種稻,讓生命逝去,開始發想誘捕福壽螺,自製瓶子與網子,並用米糠加太白粉與麵粉製成誘餌,放在水田,成功誘捕福壽螺。 
 另她也強調,成功營造生物多樣性的田間環境,才能培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禾田自然生態米」;自然共享共存,不僅讓她的家人重新找回健康,也讓稻田生態更豐富,環境更健康。 
一份好田 才會出好米 
 有一份好田,才會出好米。廖素淩說,接手舅舅與舅媽家的有機稻田,舅媽是個慈悲淳樸的客家人,常告訴她與先生,土壤很重要,別讓農藥破壞了,屬於大自然的土地,更常說「有一份好田,才會出好米。」(台語),這「一份好田」也就成為「一禾田」的品牌由來。 
 回想與先生從頭開始學種田的過程。廖素凌也不否認發生了許多糗事,她提到,自己到田間拔草時,因小稻苗與稗草分不清,經常拔錯;先生剛開始「看水」也不會,放水放錯,死了二百盤以上的秧苗;從事有機遇到病蟲害,不知如何處理,損失五成產量。她說,一路走來,的確遇到許多困難,直到二年前,產量才開始穩定。 
感謝縣府及農政單位協助 
 感謝花蓮與台東農改場開設許多有機農業課程,讓他們可以學習田間管理與栽種技術,另也感謝中央到地方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廖素凌強調,尤其是花蓮縣政府對驗證費用的全額補助,減輕不少負擔,另更感謝花蓮縣農會、富里鄉農會幫助,能有機會到外縣市進行行銷展售。 
 未來要發展有機稻田的六級產業。廖素凌深具信心的表示,與花蓮縣及富里鄉農會都有合作,目前不僅有安排體驗課程,也有提供以工換宿,讓年輕人前來認識有機農業;未來將規劃體驗割稻,與在潔淨稻田吃收割飯,利用稻草做稻草人與掃把等,屬於鄉村的休閒農業遊程。她說,鄉親如對稻田體驗有興趣,或想品嚐一禾田有機米,都歡迎洽詢0938│251769。 
(花蓮縣政府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