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最近爆紅的成功鎮「新港教會歷史建築夢想計畫」,在教會以及各方志工努力打掃、整理之下,即便它仍僅處在研究調查的階段,未開始進行修復,但透過歷史故事的展示與不同活動的舉辦,老建築逐漸注入了新的生命,不但受到藝文界的注意,也吸引熱愛文資的訪客參觀,並與成功商水合作共推藝文。
文青創意大平台
計畫主持人劉炳熹牧師表示,為了更進一步活化老建築,教會與地方藝文夥伴溝通討論,構想創設「心驛耕新─新港文青創意大平台」,希望打造出一個不同於公部門、更親民、更友善的地方藝文空間,歡迎社區民眾可以來這裡展現作品,藝文交流。
一日店長主題日
國立成功商水圖書館蔡安泰主任表示,他雖然不是信徒,看到新港長老教會是一個積極走進社區、主動接近鄉親的教會,難能可貴,因此將館藏歷屆攝影比賽作品進駐,並且計畫將辦理影像與微紀錄片讀書會與講座等,希望由自發的民間力量來推動地方藝文、關注環境議題,同時也展示分享成功商水的師生藝文成果劉炳熹牧師說,「心驛耕新」除了日常展示解說之外,也有「分享小棧」提供簡單的咖啡茶飲,更在星期六下午舉辦「一日店長主題日」,由居民自發性手作點心與大家分享。
聚會與展演空間
目前展覽的參訪人次已達千人,舉辦了一些活動接待許多社區居民與旅人,也有年輕人玩起益智桌遊,期待能繼續成為地方聚會與藝術展演的公共空間,辦理小型「新港論壇」,針對公共議題、環境議題、社區議題進行討論,或「新港光點」,邀請在地居民分享不同的主題,例如攝影、音樂、旅行、專長…等。期使這個空間能讓更多人停留,除了看見新港的歷史,也分享彼此的故事,一同激盪出對成功鎮的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