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大比大協會去年底成立「部落烘焙坊」,為部落的孩子找尋更多出路,過程中面對各方挑戰,被孩子暱稱為姥姥的協會總幹事蕭馥如,從網路一步步學起,曾一整天只賣出兩條,如今終於熬出頭,日漸美味的蛋糕越來越受人喜愛,花蓮大比大協會說,期盼有愛心人士每月固定收購蛋糕,一起支持連結未來展望的烘焙坊。
深耕和平部落16年
花蓮大比大協會花蓮北區和平部落,已經在這裡陪伴照顧社區十六年,從家庭關懷到孩童照顧,看著孩子一個個都長大了。為了拓展孩子的生活面向,去年底協會成立的「部落烘焙坊」,和部落的孩子一起學習製作蛋糕、一起籌措烘培坊的設備。
陪伴孩子最久的協會總幹事蕭馥如,被孩子親切暱稱為姥姥,管著大家吃飯、寫功課,偶爾談談心,大家就決定,這個連結未來展望的蛋糕就叫「姥姥的部落蛋糕」。
蕭馥如的長期觀察下,部落裡的孩子因為生活中缺少多元刺激,普遍學業表現低落,八成以上的青少年在國高中畢業後選擇從事臨時工,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繼續升學,未來的發展非常受到侷限。因此從去年底開始,她在部落裡面號召了幾個從小陪伴長大的青少年們,聚集成青少年蛋糕小組,以義賣蛋糕的方式,開始籌備「部落烘焙坊」。
在缺乏各項硬體設備以及專業技術的狀態下,蕭馥如一開始從網路youtube的蛋糕教學影片學習,用協會僅有的兩台家用小烤箱製作蛋糕,並向喜愛做甜點的大學/大專志工們取經,用最簡單的設備,最高規格的衛生標準,帶著部落的孩子一起製作一盤又一盤的美味蛋糕。最近又邀請到花蓮彩虹魚的王老師前來指導。
從挫折中學習成長
磨練各項生活能力
在籌備烘焙坊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像是家用的烤箱不足以負荷龐大的使用量,常常四個蛋糕出爐後發現其中一個不熟,加上協會在部落裡的小教室配電量不足,烤到一半跳電,讓大家摸黑;再來就是在販賣過程裡面,口味、售價、銷售策略上的考驗,常常讓大家挫折。
蕭馥如說,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年底到世貿中心年貨大街擺攤,遇到了只願意試吃不願意購買的龐大客群,一整天估算下來,試吃出去兩條蛋糕才賣出一條。
還好孩子們不輕易放棄,之後改變策略,鼓起勇氣主動向大家說明公益蛋糕的理念,之後結合網路媒體行銷,最後終於成功的賣出了兩百條蛋糕。
回到部落後,蛋糕小組將全數賺來的所得,購買了烘焙坊第一部專業的烤箱,在烤箱送來教室的那一刻,大家都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聽老闆各部介紹烤箱功能,大家慢慢熟悉專業烤箱的各式操作,讓大家又離部落烘焙坊的夢想更進一步。
盼尋有緣人
固定收購蛋糕支持
蕭馥如表示,這個和平部落烘焙坊的未來,將會聘用部落裡面的青少年,提供少年們更多未來發展的機會,也讓更多的孩子,在西點製作的過程裡面磨練各種生活能力,不論孩子的將來是留在部落,或是向外發展,都受用無窮。
花蓮大比大協會正在積極尋找來自全台灣關注原住民部落發展議題的有緣人們,以每月固定收購蛋糕的方式支持,在部落孩子能夠自立之前,穩定的成長,誠摯的邀請社會大眾,一起來為和平部落少年的未來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