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蔡政府決定年金改革,理由是若不改革,數年後政府的財政將拖跨破產,政府真的沒錢了嗎?為什麼台灣從四小龍,變成今日的窮困、周轉不靈?這廿年來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以降,台灣的經濟為何竟是每況愈下?國民黨、民進黨都應有責任,蔡英文應代表政府先向軍公教人員道歉再來談年金改革,民進黨如今完全執政,更應「謙卑、再謙卑」,先代表政府向人民道歉、還給人民一個公道 ,再來談改革。
廿年前大陸落後台灣一、二十年,今天台灣落後大陸
廿年前,大陸落後台灣十幾二十年,廿年後的今天,台灣已落後大陸一線城市上海北京起碼十年,試看,廿年前,大陸一個月的工資約人民幣二、三百元,今天已漲到二、三千元,有十倍之多,反看台灣,廿年來的工資沒有漲,主計處統計民國八十一年平均國民年所得為二十四萬一千三百零七元。 廿五後的今天一○六年,大學畢業只領廿二K,一年也只過廿六萬四千元,僅增加了二千三百多元,這是全球少有的現象。
這廿多年來,政府把台灣經濟搞跨, 幾乎是「罄竹難書」,李登輝時代的黑金政治及教改;陳水扁的貪腐、金改、入聯公投、一邊一國論、核四停工,馬英九的十二年國教、周休二日、證所稅、核四停止運轉;蔡英文的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同運,還有才宣布的前瞻計畫,國安基金股市護盤、各行各業全納勞基法等,無役不與經濟發展有關,簡直把台灣的經濟成長玩完了。
蔡英文應先代表政府向全民道歉再談改革
媒體評論者員認為,這些經濟發展的錯誤政策,是造成蔡政府今天作為高談「年金如不改革,國家財政將破產」的理由,既有今日,何必當初?難道蔡英文不應代表政府先向軍公教、全國人民道歉,再來談改革嗎?
軍公教年金改革的「財政困難」前提存在嗎?從官方數據來看:一○四年度歲入淨額二兆六六二三億,歲出淨額二兆六四五二億。也就是,一○四年政府基本上收支平衡,還有小盈餘一七一億元。同期帳上總資產九兆二一一○億,總負債六兆三○四八億,顯然資產大於負債。
前述中華民國帳列總資產:其一,國有土地部分未作資產重估,與市價相比應該是嚴重低估。其二,帳列資產完全不含外匯存底四三四○億美金(約十三兆六千億台幣),也不含央行黃金儲備,更不含故宮難以估計的國寶文物。難怪年金改革會議中行政院主計總處的代表委員吳美鳳在會中發言:「國家財政相當充裕健全,不會因年金而破產。」
政府不斷宣稱「迫切財政危機」在何處?
此外,以『國家負債總額』對比「國民生產毛額GDP」來看。中華民國總負債約佔GDP四十%,美國為一○四%、英國為九十%、日本二四三%。顯然我國負債比率偏低甚多。顯然我國在國際上可說是財政體質資優生,不但收支平衡,而且相當有錢。
分析軍公教退休金對財政的是否影響,一○四年度軍公教退休金支出共計一四七二億,以國家總歲出二兆六六二三億,占比五點六%。以大幅刪減三成退休支出來估算,國庫可以每年減少約四四一億的支出,總體而言,節約歲出約一點七%。
每年省下一點七%,對我國總體財政就會有重大幫助嗎?如果無法省下這一點七%,我們國家就會因此而「財政困難」、「債留子孫」或「希臘化」嗎?再從政府的資產來看,最保守估計十兆元,以每年支付四四一億等於○點四四%,可以連續支付二百年以上。 而現行退休人員能再領幾年呢?政府不斷宣稱的「迫切的財政危機」在何處?
應就「必須年改財政困境」對大眾釋疑
政府財政現狀,無法體會「財政困難」在何處?日前還揚言動近兆元的前瞻計畫;政府身為軍公教人員的直接雇主,如今要以「財政困難、需共體時艱」為由,揮起改革之名的大刀,砍向對僱員的退休承諾。先不論是否合法,至少政府應就「必須進行年金改革的財政困境」對社會大眾確實釋疑,如果真快要破產,更應「沒有把家管好」的責任,先向全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