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臺東縣在面臨多重的垃圾處理危機下,臺東縣環保局針對建農垃圾衛生掩埋場所規劃的活化工程已有初步成果,昨日由縣長黃健庭偕同環保局長謝清泉及台東市長張國洲出席成果發表會,並瞭解活化的作業情形及表達滿意,希望此一顯著成果能為台東縣未來掩埋場活化帶動新指標。
使用年限延長一年
由鄭宏德總經理進行建農垃圾衛生掩埋場活化工程簡報說明,他表示,從今年二月份至六月份執行此工程,預計挖除四萬立方公尺,此掩埋場使用年限可延長至一年;截至目前已挖除四千立方公尺,未來釋出空間將用於處理台東市垃圾外,亦可作為焚化底渣之暫置使用。
壓縮打包塑膠包膜
鄭宏德指出,工程技術有別於西部,引進先進國家技術,使用「濕式工法」挖除的垃圾不須經過曝曬,有效減少現場臭味,且施作期間也不受天候影響、有效縮減工程;「壓縮打包與塑膠包膜」減少垃圾容積量百分之八十以上,且利用工業PE膜完整包覆,儲存期可達一至兩年。
掩埋物進行分選
活化工程自掩埋場區所挖除的掩埋物,藉由篩分、風選、磁選、人工撿拾及水洗等程序,將掩埋物進行分選,可分為可燃物、資源回收物及砂土,其中資源回收物交付給資源回收商進行變賣,砂土則留在掩埋場內作為後續掩埋場的覆土使用,可燃物的部分,以壓縮打包的方式進行貯存,可節省堆置體積,轉運外縣市代燒或台東縣焚化爐啟用再作處理。
限制使用塑膠袋
縣長黃健庭表示,挖除物中除少部分砂土及資源回收物外,近九成為塑膠袋,由此可見,民眾過去使用塑膠袋的數量實在不容小覷;呼籲縣內商家及民眾共同落實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並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
感謝建農里民體諒
市長張國洲表示,掩埋場活化工程除感謝環保局與相關單位協助外,活化工程在做挖掘階段時,其垃圾散發出的臭味難以忍受,透過日前至建農社區發展協會說明後,居民多表示支持,感謝建農里民的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