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記者黃聰明報導
太平村中興部落昨天舉行嬰兒祭,為八位嬰兒命名並掛上石菖蒲項鍊避邪,嬰兒媽媽嚼碎石菖莆的根塗抹在嬰兒額頭上以驅邪,布農族嬰兒祭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唯一針對嬰兒所舉辦的祭典,鄉長呂必賢表示,這是非常好的傳統文化。
祭典舉行的項目主要意義是為嬰兒命名,儀式過程簡單隆重,因為嬰兒所定的布農族名字,將隨著嬰兒成長一直到入土那天,所以特別舉辦嬰兒祭命名之外,並祈求嬰兒平安成長。
布農族嬰兒祭每年七月至九月時舉行,主要是為新生嬰兒祈福,使嬰兒平安成長,早期布農族部落以個別戶為單位舉行嬰兒祭,凡在過去一年家中有嬰兒誕生,嬰兒父母就會於自宅舉辦酒宴,邀請全部落族人到場祝福,現代則以部落為單位集體舉辦。
太平村昨天舉辦嬰兒祭,由部落頭目田清興主持,邀請整個部落族人到場參加,鄉長呂必賢、鄉代會主席田東昇、副主席高小成、太平村長王哲雄及多位部落頭目到場,共有六對父母帶著八位嬰兒到場接受命名並接受祝福,其中太平國小演唱傳統歌謠,把現場氣氛抹上濃濃的布農族味。
田東泰等四位家族耆老向上天神祈福祝禱,接著田東泰以事先做好的石菖蒲草根串成的項鍊掛在嬰兒脖子上,最重要是嬰兒媽媽嚼碎石菖莆的根,塗抹在嬰兒額頭上,驅除一切邪靈,讓任何惡靈不敢侵害嬰兒,使得嬰兒平安成長。
田東泰逐一抱起嬰兒高舉,祈求上天族靈庇佑嬰兒成長,並逐一介紹嬰兒的父母與嬰兒布農族名字,含祖系、是何郡社,向族人宣告嬰兒正式成為部落的一分子。
呂必賢表示,嬰兒祭是布農族重要的慶典,因為早先部落的嬰兒可能生病、貧窮或是被兇猛野獸侵害,成長不容易,所以舉辦嬰兒祭保佑小孩子平安成長。
並表示,台灣原民族的祭儀中,只有布農族特別有新生嬰兒祭的祭典,顯示布農族人對新生嬰兒的重視,現在列為布農族歲時祭儀重要慶典之一,這是非常好的傳統文化。
田清興表示,石菖蒲的布農族語是Gan,布農族語「命名」也是Gan,所以從古老就以石菖蒲為嬰兒祭命名的吉祥物。
他說明石菖蒲對部落的重要性指出,石菖蒲在布農族中有避邪驅邪作用,把石菖蒲根串成的項鍊掛在嬰兒的身上,邪靈就不敢侵害嬰兒,讓嬰兒成長當中不容易生病,如果父母親出遠門,會把嚼碎石菖莆的根,沾在嬰兒額頭上,邪靈、魔靈病魔不敢接近嬰兒,所以石菖蒲對布農族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