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急診責任醫院分一般、中度、重度三種;鄉下急診,當地診所、一般醫院不敢救治的,轉送中度緊急區域醫院,區域醫院自認「不行」,則轉診重度急症的醫學中心,照理,重度急診醫院,應沒有什麼不敢、不能救治的,但實務上,還是有許多急重症的傷患,轉到台北的重度急診醫院。
花蓮的重症醫院轉診到台北重症醫院急診,一年有多少?醫院沒有對外公布統計,但實務上有很多赴台北,到底什麼問題,難道急重症病人對醫學中心沒有信心?
花蓮醫療儀器 不及北部
實務上,絕大數的病人,轉診台北,並非在地的重度醫院自行建議辦理,而是傷患自行前往台北較知名的醫院、找知名的醫師,這就顯示,在地花蓮的名醫知名度,遠遠不及台北大型醫院。除了名醫,另原因之一是在地的醫學儀器設備與台北大型醫院不能相比。
台北求診 交通一大考驗
轉診到台北或自行赴台北求診的困難點,主要是交通問題,鐵路一票難求,公路蘇花有危險性及預警封閉,航空班次又少,這些不便利性,且費很多時間,是東部人的悲哀,如果遇到緊急的轉送,救護車費用昂貴,不是一般升斗百姓負擔得了。
台東媽媽 投書訴悲哀
台東的傷患也是一樣,甚至更慘;有一名媽媽投書說,三歲的兒子因咳嗽由媽媽帶至台東基督教醫院就診,但卻在途中咳出血來,當下即從一般門診轉掛急診,也立刻趕往醫院。孩子解黑便,在醫院抽血檢查後血紅素含量非常低,但X光並無明顯內傷,研判可能內臟受傷出血。
不過台東無兒童胃鏡,須轉往花蓮慈濟醫院,台東到花蓮超過三小時約二百公里的車程中,在救護車上全程輸血一路狂飆。到了慈濟醫院,再抽一次血,經過一番等待,再熬一陣麻醉前孩子不安吵鬧的兵荒馬亂後,總算經由胃鏡確認病因是胃內有多處小傷口,家屬心俱疲且倍感壓力。
同樣繳稅 醫療資源卻不均
花東居民跟台北市居民依同樣的規定繳稅、依同樣的法盡一樣的國民義務。客觀條件上雖不奢求獲得同樣的待遇,但政府絕對可以為花東做得更多,拉近不同世界間的距離。這些要求,不是政府給偏鄉民眾的額外福利,而是,國家對於醫療資源不公平、不正義分配下的,稍稍彌補之措施。
急重症的病人搶救需要即時,目前以陸路交通的運輸方式,動輒須三、四小時的時間,無法應付緊急醫療。然而東部的山勢高峻,氣候不穩,直升機也並非適合運送重症病患的工具。
若能將目前的普悠瑪列車,選擇兩節車廂改裝成移動式的加護病房,並加強此車廂的避震,讓環境足以在車廂內進行緊急手術。如此,加上醫學中心配合成立轉診的醫療照護小組,讓小組人員在緊急時搭機飛來花東,病人上了火車後,可以在火車上先緊急處理(如裝設葉克膜管路),把握到達台北大型醫院前的黃金救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