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教育部「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精進計畫」,一○五年度防災校園建置計畫績優學校大會師活動,昨天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花蓮學校表現亮眼,計富北國中、崇德國小、北埔國小獲得績優,和平國小獲得優選、國風國中獲得入選。活動中特別頒獎表揚國家防災日績優學校,花蓮縣計有豐濱國中、花崗國中、宜昌國中、崇德國小、新城國小、西寶國小、明義國小附幼、北埔國小附幼及高寮國小附幼等九校獲得表揚。
今年全國防災績優學校大會師共二十二縣市、一百一十六所學校參加,花蓮縣政府教育處長劉美珍表示,防災教育是建立安全校園的關鍵,花蓮縣是台灣颱風地震頻繁地區,推行防災教育不遺餘力,花蓮縣政府教育處今年兒童節一改以往送禮物的方式,贈送縣內幼兒防災避難頭套,讓孩童安全多一重保障,以前總宣導讓學生頭頂書包來保護頭部,但是,幼兒或瘦小的孩子力氣小,反應力也不夠,有了防災頭套,兩隻手還可騰出來自我防護,讓孩子更安全。
北埔國小 地震預警系統
北埔國小以學生認知基礎為起點,發展創意防災課程及規劃校園防救演練。教師設計相關系列科普活動,以塑膠彈簧讓學生分組玩玩看,模擬P波與S波的前進方向,瞭解地震預警系統在接收了速度較快的P波後,立即發出全校預警廣播,在破壞力強的S波來臨前,學生趕緊躲在桌底下,保護身體的安全。高年級自然課則製作簡易滅火器,運用小蘇打與醋製造CO2來滅火;人為災害方面,邀請新城分局進行防範歹徒入侵的CQB小警察模擬攻堅行動,學生們戴起重裝備,有模有樣地進行校園防禦活動。
國風國中於一○五年度適逢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減災希望工程,大規模進行校園舊校舍拆除與新校舍重建工作,新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全新教學大樓,在新校舍建設過程中,國風國中團隊仍秉持對安全教育與防災意識的提升,將防災教育結合時下流行的LINE貼圖,以淺顯易懂、活潑逗趣方式呈現地震避難、滅火器使用、土石流警示避難、防災避難包等十二項主題貼圖,並發表兩則因應氣候變遷教育議題的趣味貼圖,更是吸引現場觀禮的民眾駐足觀賞,紛紛拿出手機掃瞄下載。
崇德國小 繪製逃生路線
崇德國小研發「一線生機,家庭避難逃生路線之繪製」防災教案,結合「校長公開授課」、「教師共同備課」等重大教育政策,將防災教育落實正式課程中,且有效推廣臨近學校;期間又適逢大陸四川省教師來台觀摩,讓大陸教師非常欽佩台灣的防災教育真是從小扎根,並影響家庭。
黃麗花校長表示,未來透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團」的力量,將教案「一線生機,家庭避難逃生路線之繪製」推廣到各校,使全縣學生們不僅了解在校避難逃生路線,藉由教案和家人共同研擬在家避難逃生路線,將防災教育落實家庭。
富北國中由校長余采玲率領該校原民合唱團抵達會場,專程為活動進行一場即興快閃的精采展演。富北國中的防災活動攤位,設計有互動式防災大擂台,與師生精心設計中英文並解、富有防災意識的原民曲風宣導歌曲。
富北國中
打造太陽能防災資源屋
富北國中持續進階型防減災推廣基地,輔導學區國小聯合防災基礎3D動畫,利用災害潛勢資訊,分析社區防災人力資源,打造出「太陽能自動化強固型防災資源屋」,逐步建置新式綠能防災體制。
和平國小
研發雨天防災頭套3.0
和平國小今年持續研發「雨天防災頭套3.0版」,結合行動載具學習,將防災教育與數位行動學習完美結合。和平社區自一○一年受蘇拉颱風土石流侵襲,淹沒和中部落後,對防災教育特別重視,在賴健雄校長與王譽臻主任努力下,連續四年申請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災校園建置計畫」,今年持續研發改良雨天防災頭套,更結合行動學習載具,做為學生學習現場資料蒐集工具,學生運用相關數位媒體工具,找到學習素材管道。透過學習具有合作性質帶來立即的回饋,和平國小即利用這種學習方式與防災教育深入結合,帶給現場評審及他校師生驚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