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新城鄉公建設課長歐陽金福帶領建設課人員,在颱風前到有大型看板的商家勸導拆卸,但最後加了一句「如果發生傷亡公安意外,你們要負民刑事責任……」,讓商家覺得有點詛咒感,很不舒服,要求公務人員應提升溝通技巧能力,別把人民看扁。
新城公所課員為失言道歉
歐陽金福說,這是他隨行一名課員一時說錯話,當時也向商家道歉,但商家仍氣呼呼,不願接受,他說,他很樂意及傾聽接受民眾的意見。
新城鄉某商家黃姓女執行長指出,前天下午五時多,歐陽金福和一名人員到店裡說:「我是新城鄉公所建設課,颱風來了,要注意防颱安全,……」她覺得很感謝鄉公所的好意,但沒想到,該名人員接著說:「如果沒有拆卸,萬一發生傷亡公安意外,你們就要負起民刑事責任……」。
商家覺得被詛咒的感覺
黃姓執行長說,公務人員出門勸導防颱,值得肯定,人民很感謝,但勸導中,卻附帶說出這樣難聽的話,讓人覺得被詛咒的感覺,心理會感到不舒服,公務人員要懂得與人民溝通的技巧與態度,防颱勸導不是顯耀官威。
有鄉民認為,防颱勸導本是好意,加了難聽的「後果尾巴」就不宜,勸導貴在「目的」,而不必告知「可能的後果」,例如說,許多家長叮嚀要出門兒女注意交通安全即可,不必說了一大串如果沒有注意可能發生車禍被撞死的後果,否則反效果。
鄉民說, 前總統馬英九常以「不能沒有你」影片情節,期勉公務員落實五項核心價值-廉正、忠誠、專業、效能與關懷,揚棄官僚心態與重視庶民需求,期許體恤民意,將「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同舟共濟」理念深植心中,經同理溝通展現理念、感受與專業特質、整合專業知識與強化政府效能。
與人民溝通 要有技巧
一名資深公務人員說,與人民溝通前,先以讚美或肯定言詞表達誠摯之心,緩和拉近官民關係,公務員溝通時勿用命令、批評與指責語句,互動時先肯定對方的努力,表達對自己疏失的歉意,並顧及對方尊嚴給予正向期待。
公務人員應主動提供溝通的機會,藉由耐心詢問、傾聽、確認與求證,深入體會民眾感受,人是身心靈的複合體,除了生理面,擁有豐富的感覺、情緒與靈性面,公務員服務時應釐清民眾置身的環境,不應自以為是,以自己封閉或狹隘的想法猜測對方,以空泛冷漠言詞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