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慈濟小學四年級師生,昨天參訪秀林鄉和平國小舉行校際交流活動(見圖),兩校師生互動安排竹筒飯製作,並安排太魯閣族編織、木琴、射箭、歌謠、足球及防災等課程學習,讓慈小學生有機會認識多元文化價值。
慈濟中學校長李克難表示,慈小積極推展多元文化教育,引導學生 瞭解多元文化的價值性,希望學生能體驗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以增進生活經驗,藉由多樣化之學習,擴展學生學習領域,和平國小校長賴健雄帶領團隊規劃一系列鄉土教育,特別安排編織、木琴、射箭、歌謠、足球及防災等課程,讓慈濟小學的學生體驗不同的特色課程,瞭解彼此不同的學習內涵,肯定文化多元性的價值存在。
體驗不同文化
學習同儕合作
慈小學務主任蘇秋碧表示,校際交流活動為孩子們開啟另一扇瞭解多元文化的智慧之門,午餐時間體驗太魯閣族美食,早上每位學生都學習竹筒飯製作,中午品嚐自己製作的竹筒飯,這是非常難得的經驗,給慈濟小學師生文化上的刺激。
參訪互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一雙雙靈動的眼珠總是不斷地朝四周探望,對於週遭事物總抱持著濃厚好奇心,無論是課程內容或是體驗活動皆躍躍欲試。顯示校際交流活動對於學童有著相當程度的吸引力,可以藉由妥善規劃活動內容來引導學童學習新知,並在活動中學習人際互動與同儕合作。
和平國小教導主任王譽臻表示,透過校際交流,可以讓兩校學生獲得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機會,協助學校太魯閣族群學童發展潛能及欣賞本身優質文化,在學習生活中展現自信與喜悅。學習不再只是課堂上靜態知識的灌輸,透過動態的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分享,讓學生瞭解自我、擴展個人視野,亦能欣賞體驗不同學校的文化與特色,進而培養待人接物的態度,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建立學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