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台東路樹在七月八日強颱尼伯特的肆虐路徑,颱風所經之處,就有如摧枯拉朽一般,慘不忍睹,植栽了幾十年的大樹,頂不住強風摧折,台東縣長黃健庭當時發出豪語「把樹再種回來」,全國八個林管處已由中央政府調度,收集九十種計七十五萬棵樹苗,將分送縣內各機關單位及學校植栽,還給台東原來的綠意。台東情況言猶在耳,如今活生生的例子在花蓮發生,這次強颱肆虐,許多路樹應聲而倒,花蓮縣也必須檢討花蓮樹木政策。
翻開花蓮的路樹史,最值得驕傲的是花蓮市明禮路的瓊崖海棠,明禮路上由數十棵瓊崖海棠連綿而成的拱形廊道,是一九○九年日本政府為了慶祝台灣總督府花蓮港醫院落成而栽種的紀念樹,如今這條百年綠廊成了記載花蓮的歷史走廊。百年來,歷經了無數次的強颱烈風,如今仍翹然昂首。
得了褐根腐病 每年要診治
這群瓊崖海棠在一九九四年間得了褐根腐病,至今每年都要請醫生做診治,將腐朽的部分挖除,貼上補丁延續生命。在這綠色的林蔭大道中慢步走著,可以撫摸它們乾燥的樹皮,腐朽的補丁像結痂的傷口,儘管如此,這片百年綠意,依舊生意盎然。
民生社區與花醫 支持保育
在花蓮市民生社區推動「社區風貌營造工程」之際,民生社區發展協會也將瓊崖海棠路樹納入營造對象。協會表示,民生社區自八十八年起推動社區環保運動,全體居民都很支持瓊崖海棠路樹的保育,尤其是署立花蓮醫院更是重要的推手之一。
署立花蓮醫院最早是「台灣總督府花蓮港醫院」,一九○八年由日本人創立,總數四十棵的瓊崖海棠則是為了紀念醫院落成而栽種的路樹。就這樣,瓊崖海棠陪伴當地居民度過了百年的歲月。
民生社區居民具高度環保意識,一致認為瓊崖海棠樹是獨特的景觀,利用道路再造工程加以維護,意義重大。但由於瓊崖海棠是百年老樹,有古蹟價值,使得推動景觀道路計畫的手續更加繁瑣。
成果已可發現,城市與生態相結合,造就都市的新風貌,也重現瓊崖海棠的生命力,為社區環境大大加分。這項成果使民生社區在九十五、九十七年度分別榮獲內政部社區評鑑甲等獎、環保署第十七屆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優等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