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7-04-29
洄瀾橋啟用 千人見證吉安新地標
揭幕典禮鑼鼓喧天 耆老口述客家移民史 黃馨表示景觀橋可串連環鄉自行車道
分享至


圖:吉安鄉公所舉行「洄瀾橋」啟用,在鑼鼓喧天的舞龍表演中,鄉長黃馨、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立委、縣議員與地方民代村長及耆老等多人,共同為洄瀾橋紅綵揭開序幕。(劉怡伶/攝)
 

劉怡伶/文 
 吉安鄉公所昨天舉行新建置「洄瀾橋」啟用典禮,在鑼鼓喧天的舞龍表演及掌聲中,鄉長黃馨、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立委、縣議員與地方民代村民及耆老等多人,共同為洄瀾橋紅綵揭開序幕。 
吉安鄉幼 客家舞蹈演出 
 啟用前,客家耆老鍾萬良及徐來福以,口述歷史轉述客家移民史,接著彩韻舞集老師張玉雲,特地為活動編排「客家遷徙洄瀾灣」舞碼,以舞蹈呈現早期客家祖先遷徙的艱辛,更感動在場來賓。吉安鄉立幼兒園的小女童們,穿著客家花布衣,賣力舞動身軀,歡喜唱跳,也增添現場歡樂氣氛。 
 另上騰校長溫智雄也帶領學生,支援「平衡器」,為長官、貴賓奉茶,讓啟用典禮現場充滿蓬勃朝氣與生命力。名人99飯店董事長趙添福,也贊助腳踏車,讓鄉親體驗「洄瀾橋」附近的濱海美景,祝福啟用典禮園滿成功。 
南埔客家溯源計畫獲補助 
 吉安鄉公所表示,為將早期東部海邊客家移徙的艱辛歷史,透過橋樑及自行車路線串聯,積極向中央爭取「南埔客家溯源計畫│海唇情深一客庄」計畫,獲得客委會補助 三一三五萬元,鄉公所自籌五一○餘萬元,同時獲縣府補助配合款五十一餘萬元,在吉安溪出海口A工區,建置客家溯源景觀橋樑,另在B工區也建置,一條四五○公尺移民歷史尋溯自行車步道。 
 一○六年農曆年前,已在橋樑點上點亮美麗燈飾,完整呈現橋樑樣貌,使景觀橋樑不僅成白天的意象地標,在夜間更是光采動人。黃馨說,景觀橋所位置,是在吉安溪出海口,早期在臨海道(蘇花公路)開通前(一九三一年),來花蓮大部分搭船到現今吉安海岸。 
 花蓮港灣灘寬水淺,再僱用阿美族人,以小型駁仔船接駁上岸。她提到,往東移的客家人,依此途徑,踏上移民的艱辛路,當時客家移民搭船登陸地點即在此;洄瀾橋,對串聯濱海客家移民路徑與海邊客庄有其歷史意義。 
 另現在民眾越來越重視休閒養生運動,若將花蓮市、吉安鄉,串連在一起,絕對是休閒旅遊的最佳去處。黃馨強調,在聯合排水匯入吉安溪處,設置景觀橋,結合濱海客家移民路徑與海邊客庄,設置一座兼具人文休閒的景觀橋樑。 
 黃馨說,橋樑意象是以早期先人登陸洄瀾灣的「接駁船」作為設計,串連環鄉自行車道,讓遊客除眺望太平洋風光、欣賞優美海景外,更能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東部海邊客家移徙歷史的艱辛。 
 現場來賓有立法委員徐榛蔚、蕭美琴、行政院東服中心客家組吳宏聲、客委會委員黎文志、花蓮林區管理處副處長李政賢、花蓮縣政府秘書邱增良、客家事務處長黎文志、議長賴進坤、議員游淑貞、鄭乾龍、黃振富、邱永、鄉代劉靜文、林源富、高德安、黃志源、陳進德、黃登科、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復生、名人99飯店董事長趙添福、各村村長、客家諮詢委員、客家文化服務隊、頭目、校長、社區理事長等人,同共見證並為洄瀾橋,獻上最誠摯的祝福。(吉安鄉公所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