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民主進步黨成立於一九八六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之後逐漸具有挑戰長期執政之中國國民黨的政治實力,長期以來對於台灣的民主做了很大的努力,從反核、保存歷史的記憶、二二八事件為民眾發聲等等的歷程;終於在二○一六年大選後再度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
值得保存的記憶
但執政將近一年,許多台灣民眾的記憶像「中廣」、「救國團」面臨被整肅的單位,台東教育界人士說「難道只有民進黨認為的記憶,才值得保存嗎?」有校長說,他的父親是救國團員工,一生救國團一員為榮,因此幼年居住於救國團員工宿舍,與政府機構、學校等宿舍居民一樣,過著擁有共同回憶的童年,如今目前政府正如火如荼著手轉型正義工程,救國團將面臨轉型正義整肅的單位,讓他十分感慨。
被歸類不當黨產
父親從少年時期政治立場即傾向黨外,至今仍為所謂「深綠」的他相當不解,何以救國團被歸類為不當黨產,這與父親任職期間的服務熱忱完全無法謀合?當年他們所服務過數以萬計的夥伴朋友,難道也有政治立場、黨籍篩選區分?
失焦假議題鬥爭
教育界人士說,「目前政府正如火如荼著手轉型正義工程,諸多面向均施以大刀闊斧之姿,希冀國家社會朝向正常化的未來前進,我們樂觀其成。然而,過程中,我們卻也看到諸多失焦的假議題乘著順風車進行鬥爭,更不免令人憂心,一個長期給予社會陽光正向的組織,在這一波洪流中,莫名捲入滿門抄斬式的格殺整肅。」
跟著救國團長大
退休校長說,他與救國團同年誕生,所以說他是救國團的弟兄更恰如其分!從小跟著救國團一起長大,有著共同的記憶,在正向氣氛中成長,樂於面對人群,熱衷服務社會。如今「救國團」面對諸多質疑與挑戰,他希望社會更深切認識「救國團」這些年來的努力與轉變,並要珍惜他長久以來累積的智慧與基礎,同時憶及那些年他無怨無悔陪伴我們成長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