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中國文藝協會今天在台北舉行頒獎表揚今年度文藝獎章得獎人,花蓮才子樓斐心在書法類獲獎,十年前攝影類獲獎的攝影家陳缺,心中五味雜陳,就是在地藝文界主管機關,對文藝獎章是否重視其榮耀的問題。
今天五四文藝節,若干藝文界人士,呼籲主管機關對所有文藝獎章得獎人重視,以陳缺目前的存攝影界的與成就,未受到文化單位的重視,是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毋須等他不在時,再歌功頌德他的作品來得有正面意義。
陳缺集畢生最豐華歲月,醉心於抽象攝影藝術工作三十餘年。長久以來他不僅用鏡頭創造生命,更創造出奇蹟。他化腐朽為神奇,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因為他始終相信「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有不相信」的信念。
他說,不相信自己的心血會盡成灰,不相信信心會喚不回,堅持永不放棄的決心,終於完成波光弄影、放眼天下、爭鋒、雲天水、時暫、話山畫山、聚散舞常、時歷吹黃、成功在望等令人驚艷抽象系列作品。
多年來陳缺引用花蓮渾然天成的影像,創造出讓人嘖嘖稱奇的抽象藝術,因此最近走紅在大陸各地。已是「台灣的驕傲」,由衷期待它能在台灣,綻放出永不磨滅的光芒,讓世界多數人的眼睛,聚焦在台灣的新視界。
「陳缺與眾的抽象作品,不只是國際間鮮有之創作,更是未來的國際攝影藝術殿堂的主流。」這是大陸攝影界對陳缺的評論;大陸攝影人口已達二億,多少攝影家擁有精彩無比作品,唯獨就是缺乏陳缺的抽象攝影藝術作品,此乃證明陳缺的抽象攝影藝術超越目前大陸攝影的水平。
目前有誰能以抽象藝術征服大陸? 應該是沒有,以後未知。陳缺所有作品都在創作於花蓮,他取之於斯,愛之於斯,愛鄉愛土的情懷絕不落人後,多次婉謝高薪禮聘留在大陸教學,是陳缺熱愛台灣這塊土地,花蓮這塊淨土。
陳缺說,得獎十年來,沒有得到藝文界主管機關的重視,他並不孤寂,攝影創作之路本就是孩寂的路,他耏得住,如今歲月匆匆虛渡一甲子,豐華不再,他願意用所剩無幾的歲月竭盡所能,為我們共同的母親台灣,留下更多璀璨耀眼的抽象攝影藝術,為後我們而來的孩子們,留下幾滴帶淚的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