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季林/報導
台東活水湖日前傳出泳客遭到外來魚種「泰國鱧」咬傷,主管機關台東縣政府教育處自十四日起封閉活水湖,並委託台東縣水中運動訓練協會成員任志工協助捕捉。經過一連四天的捕撈作業,僅抓到七隻泰國鱧,其中一隻體內還有帶卵,志工也在水中觀察到成群幼魚,顯現外來魚種已在活水湖順利繁殖,為此教育處決定延長封閉期,待廿一日再評估是否對外開放。
魚虎狀況不明確
泰國鱧學名「線鱧」,也稱「魚虎」,屬凶猛魚種,生命力強,台灣以曾文水庫、日月潭最常見。台東活水湖疑遭人棄養此魚,而且已經在湖裡成功繁殖,台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為顧及湖中生態平衡及使用者安全,原本預計要重新開放,但目前湖中魚虎狀況尚不明確,因此決定繼續封閉。
部分體長30公分
台東縣水中運動訓練協會理事長陳志峰表示,協會成員這幾天都在下班或工作後,協助縣政府無償到活水湖擔任志工捉魚,但這些魚虎通常躲在石縫中,極難捕捉,當光源一靠近,就立即躲進石縫,再加上前幾天晚上天氣狀況不佳,影響作業,直目前為止,僅捉了七隻成魚,部分體長達卅公分,其中一隻體內帶有魚卵。
淪為魚虎棲息地
陳志峰說,擔心魚虎可能在湖中已經繁殖不少了,希望縣府能夠更積極處理,別讓活水湖跟曾文水庫一樣淪陷為魚虎棲息地。同時也希望有這方面的專業民眾可以加入協助幫忙,盡快將活水湖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民眾勿下水活動
縣府教育處長劉鎮寧表示,這陣子活水湖未舉辦任何活動,在水中情況未確定前,都會封閉現場,盼民眾配合勿下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