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警察之友會顧問主席李盟德昨天為縣警局龍舟隊選手加油打氣,並致贈各參賽選手及訓練教官每人一套運動服;李盟德平時除了默默濟貧扶弱、為窮苦人家捐棺或喪葬費行善外,又為警友會出錢出力。
其實,李盟德除了熱心公益,他可說是「文武雙全」,「文」方面,古籍典冊漢學根基深厚,「武」方面,練就一身國術功夫,南拳北腿涉獵甚深,三、五大漢要近身不易,七、八暴徒如要襲擊,個個都會應聲倒地。
說文談詩,李盟德隨時能出口成章,還會引經據典佐證,例如,朋友閒談中如有人提到王安石,他就會談到王安石的典故,指王安石過目不忘,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妙。歐陽修並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這句古詩。
談人生,悟出許多人生哲學,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張白紙,是一次十分有意義的人生體驗,揮出生命中的一筆,讓自己的人生與眾不同;走出生命中的一步,笑看時間的滄桑;擊出生命中的一拳,擊出彩圖般的人生。
講親情,他最重孝道,且身體力行盡孝。論孝道,李盟德常與朋友閒談,百善孝為先,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懂孝道的人,心存善良,即使走偏道,也不會錯很遠。他說,如果一個人連含辛茹苦養育他的父母都不關心、照顧、尊敬,何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即便是功成名就,也會受人指指點點。
媽媽有病痛 就寢食難安
李盟德事母至孝,對媽媽呵護備至,媽媽身上若有病痛,他就寢食難安,緊鎖雙眉,當恢復健康,他才會展開笑顏、談笑風生,霸氣十足的李盟德,在媽媽眼裡是個好孩子,在朋友圈中是位硬漢孝子。
一九九生活百貨生意做得很大,但他生活簡樸,三餐沒有大魚大肉,粗菜淡飯,平時也鮮少娛樂,但急公好義、聞聲救苦,數十年來默默助人低調不欲人知,完全和大陸善人陳光標高調行善完全相反,他說,行善積德,在於內心,不在於宣揚。
李盟德的行善積德「學說」,他的許多朋友認為,李盟德以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去關心社會,已不是獲利能力的追求,更是對社會、環境承擔關懷,李盟在這一方面,可是企業界的先驅與表率。
練武之人走路和一般人有什麼不同?答案是沒有,無法從步態看出誰練武誰不練武,但行家則能看出一些端倪,一般昂首挺胸的,是練過少林拳或者其他外家拳的,身體某些部位突出或者有老繭,一般是這個部位練過硬功,比如練鐵頭功的人頭髮一般較少;常用拳擊打重沙袋或者牆壁的人,手背部關節是平的;某隻手除大拇指外的四個手指是紫黑色。
李盟德身材魁武,外表看不出是練武之人,主要是他修練了內歛功夫,自孩童時代迄今繼續練武的功力、武術都深藏不露,他時刻記住「以武為尊,以德為尚」,基礎打好,內外兼修,收放自如,不能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