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2017 在地方~藝饗.森藝術節」這二天繼森聲不息‧音符芬多精~音樂系音樂快閃、森聲不息‧琴話綿綿~沈克恕、劉惠芝小提琴與鋼琴午後音樂會、許仙~陳禹安爵士歌仔獨角戲後,在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還有諸多活動,包括藝林天下-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展、畫域莊臥龍油畫創作個展到六月十八日、雲端拾影~離地999呎的美感體驗吳柏熹攝影展到六月卅日、說時依舊-2017林淑雅金工創作個展到今天結束。
畫域莊臥龍油畫創作個展,本次展覽於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場長館與七星潭偏廳計畫,兩地同步展出藝術創作者莊臥龍系列油彩小品創作二十餘件。
藝術家融合所處的場域特性,如風山水雲的變化與特質,透過色彩的變化與造型層次的堆疊,以抽象、多彩的方式,表現出空間、環境整體的流動與變化,開展出具有想像空間的繪畫作品。
期待這些作品,帶動空間的呼吸與生命,並形成場域、畫作與觀眾,相互對話的連結關係。
藝林天下│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聯展。係藝術情趣融入歷史舊址,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群,首次於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展出。
林田山林場,在日治時代稱為森,是「森林茂密的山坡」之意,漢字寫作摩里沙卡,園區內日據時期繁榮風華的歷史建築與人文遺跡保留完整。
本次展覽「藝林天下」,將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們多元的藝術創作能量帶入園區,遊客來此除了感受自然山林探賞舊舍與滿園蒼鬱的景色,亦享受人文氣息與藝術饗宴。本次教授聯展「藝林天下」呈現藝術家不同的創作對談與交會。這群藝術家老師們平日除了從事藝術與設計播種的專業教育工作,也非常專注於個人的創作領域,本次聯展有油畫、彩墨藝術、書法、視覺設計、產品設計、數位攝影,立體雕塑等豐富多元藝術語彙,描述創作者不同的生命記憶與故事。
老師們學養來自不同國家
創作媒材與風格獨樹一格
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廖慶華表示,本系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元及自由的風氣,這點也反應在老師的創作身上。老師們學術養成來自不同的國家,創作媒材與風格獨樹一格,所以非常有看頭。而國立東華大學,被譽為花東縱谷裡的第一學術殿堂,藝術與設計系也期待透過這次展覽,結合東部花蓮的美麗山水與優質環境,孕育在地文化與創造的真實情感,融入多元藝術能量與在地共生共榮。
雲端拾影~離地999呎的美感體驗~吳柏熹攝影展
雲端拾影~離地999呎的美感體驗~吳柏熹攝影展是距離地表高度一千英尺是花東空域『輕航機』的法定飛航限高。不同於活動於低空且續航力短暫的UAV多軸空拍機,攝影師僅能透過小視窗窺伺遠方景物,輕航機擁有絕佳機動性,和更高更遠、更真實的雲端遼闊視野,臨場感非空拍機所能匹擬。吳柏熹是花蓮知名的視覺設計師、傳播學者與業餘小提琴演奏者,經常隨乘聲樂家摯友彭興讓教授的紅色高單翼輕航機Figaro,親臨美麗山川大地之上,以不同視角紀錄壯麗的花東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