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6-10-04
整塊原木一體成型 木雕創作廿年 邱坤明作品有鄉土味
分享至


圖:邱坤明作品刻工細膩,其作品《白頭偕老》,表現農家夫婦對於務農生活的知足與美滿。(記者張議晨/攝)
 

記者張議晨/報導 
  七十二歲的木雕師邱坤明,民國八十二年,踏入木雕創作領域,他利用兒時的農村生活記憶做為創作主題,作品散發濃濃「鄉土味」。邱坤明即日起在文化局石雕館二樓舉辦個人木雕創作展,精選卅件木雕作品,完整表現四、五十年代的農村風景。 
  邱坤明生長於吉安農村,是道地的客家子弟,從小跟隨長輩投入農田耕作,退伍後曾任職於中華紙漿廠超過卅五年。邱坤明興趣廣泛,除欣賞雅石外,另也養育奇木盆栽,現在家中還有多盆養育超過四十年的盆景。 
  廿三年前,邱坤明投入木雕創作,他說,他原先是做雅石的木製底座,後來因作品千篇一律,於是轉做木雕,從第一件作品《滿載而歸》開始,刻出興趣,到最後越刻越起勁,成為專職的木雕創作者,也曾為了一件作品,做到廢寢忘食。 
  邱坤明作品表現他幼時生長的農村環境,包括水牛、稻田、三合院等都是他的創作主題,刻功細膩。他的作品不單只表現單一主題,如水牛、水稻、檳榔樹,甚至節日、慶典等,都能在他的巧手下刻劃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一九九九年,邱坤明的作品《嫁妝一牛車》獲獎肯定,更讓他產生信心,從此陸續創作《農村系列》、《一粒米的艱辛》、《農耕》等系列作品,以樸實刀法雕刻出小時候的農村印象,展現臺灣四、五十年代的農村景觀,並透過對台灣的認識及印象,加入無限愛與創意,創作出愛台灣系列的作品。 
  邱坤明的作品不單只表現單一主題,而是利用整塊原木,一體成型,表現完整的農村情景,他說,他希望藉由他的作品,讓民眾可以回味早年的農村生活。 
  此次個人創作展,邱坤明自他創作的二百多件作品中精選卅件木雕作品,包括《愛臺灣》、《做黑糖》等,為邱坤明二百多件作品精選而成,他說,希望此次作品的呈現可以喚起或告訴民眾早期農業印象及回憶,傳遞愛台灣的心,自然純樸的鄉土風情本雕作品格外有魅力。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