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梅姬颱風遠離花蓮已一週,在天氣晴朗下,颱風所造成農產受損的遲延性效應,在吉安鄉已逐漸浮現,吉安農友紛紛向農會反映,農會日前下鄉將田區稻作、韭菜、芋頭等農作採樣取回。農會總幹事張德奇一一指出,這些農作在農田,仍是挺立在田間,但都沒有市場價值,賣不到錢,農友人人都面臨到嚴峻考驗,更憂心下半年收入,期盼農委會能放寬認定農損標準。
今年二期作的吉安米,一定會歉收。張德奇說,採回來的稻作,在田間沒有倒扶,但現況是結粒的稻穗都是白色,代表孕穗期的稻榖,結穗不實,是「空包彈」,另有些稻穗下方的莖梗折斷,雖未倒扶,但也無法提供養份給孕穗期的稻粒。
他強調,稻作在農田挺立,不代表沒損失,希望中央單位能看顧農友實際面,因颱風所產生的持續性損失效應;同樣韭菜沒倒,但葉子都已折斷也枯黃,根本賣不出去。
芋頭田的植株在田裡也沒倒,但葉子有的被風掃掉,不見了,有的芋葉枯黃,根本無法提供養份,給土裡的芋頭;許多芋頭都長出嫩根,甚至有的泡在濕度高的土壤中,芋頭都腐爛。
張德奇說,這些農作根本無法賣到市場,尤其辛苦一年的芋頭,完全沒有得收,務農的心酸與辛苦,希望農政單位多體諒。
台北果菜市場已有供貨承銷商來到吉安,實際走訪農田,看到真實狀況,也說「真的都沒菜了」。張德奇強調,現在台北果菜市場韭菜拍賣價一公斤二六○元,甚至會看漲到三百元,龍鬚菜一公斤三五○元,價格都很好,但是菜園就是沒菜,這就是現實;吉安鄉被列入重點災區,再次懇請中央農業單位,能站在農友立場,多替農民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