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陸客銳減,衝擊觀光產業,有關部門認為可從其他國家的遊客彌補,但學者專家研究結果及政府納計數據,陸客的消費能力及消費總量,不是用其他國家區可替代。換言之,陸客總量的消費額,是各國無法相比。
也就是說,觀光客不能僅僅在來台人數上自豪,應在「消費總量」上比較,就是,如果一名陸客,可以抵十名歐美客的消費力,那麼,四百萬歐美客,僅等於一百萬陸客,同樣的,如有四百萬陸客,歐美客必要有一千二百萬人,實際上,無論如何,歐美客都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人數量來台。
日客多年來消費力最高
以日客為例,多年來,日客被視為在台消費能力最高的觀光客,不過,在二○一五年有四一八萬人次陸客來台,不但人數最多,日均消費也直追日客。
依據交通部觀光局委託專業單位調查,去年日客在台平均每天消費二二七點五九美元最高,其次是陸客二二七點五八美元,兩者只相差一美分,約台幣三角。是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雙方差距最少的一次。
陸客日均花費120美元
觀光局最新出爐的「二○一五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若以購物費來看,陸客每天平均花費一二○點○三美元,高於其他各國旅客;服飾、珠寶玉器和名特產伴手禮都是採購的最愛。另外,二○一五年陸客對台灣的滿意度為九八.七%。從二○一一到二○一五年,陸客對台灣的滿意度都超過九七%,連續五年都是對台灣「最滿意」的外來觀光客。
去年400多萬陸客來台
日客和陸客來台消費相差無幾,但總消費量卻相差很大,去年四百多萬陸客來台,日客僅一百六十二萬人次。所以總消費量差很大,也就是說,四百萬陸客有九億美元,日客一二六萬人僅二點八六億美元,約相差三點一五倍。
5月以來「人少花錢少」
陸客平均消費高於日客以外的其他各國旅客,因此占去年來台總人數四成的陸客,總消費額占了全部的五成。今年五月以來,不但來台陸客減少,也發現平均花費減少;面對「人少花錢少」的現象,為台灣下半年入境旅遊市場帶來嚴重警訊。
也許有人認為,陸客多,僅僅「肥了」與陸客有關的相關產業,部分產業的附加價值率相對偏低,但研究結果,紡織服飾品業的附加價值率十三%,清潔用品及化粧品、糖果及烘焙炊蒸食品的附加價值率都不到二○%,其他製品約三○%,餐飲服務業則可達五○%。
如果要從整體產業發展來看,政府可透過輔導與創新加值,以提升這些產業的附加價值,使其不但具有吸引陸客的能力,也為國內產業帶來升級契機,進而帶動國內的就業機會。針對附加價值率相對較低的產品進行陸客需求的市場調查,以掌握陸客偏好,俾提高其消費傾向,為國內經濟帶來更大貢獻。
陸客最愛買珠寶藝品等
從陸客對國內的珠寶、玉器、手工藝品、紀念品的消費金額居各項消費金額首位,可知國內相關產品對陸客具有高度吸引力。尤其台灣珠寶廠商多年來培養的加工純熟技術以及在產地和展會中累積的採貨經驗,早已具備發展珠寶精品與客製化能力,而台灣所設計出富含中華文化元素、古典風雅的珠寶精品,在陸客眼中也已得到相當高的共鳴。
由於陸客對各種大膽創新造型的珠寶精品接受度頗高,再加上國內設計與文創底醞深厚,因此,積極推動精緻珠寶品牌,融入東方美學與歐美設計的創作內涵,為台灣的珠寶產業,開創新利基市場,在國際精品界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