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佐倉公墓禁葬已久,前縣長陳清水自告奮勇針對該處土地的重新規畫提出建議,並與魏嘉賢市長共同商討如何將近十公頃的土地重新綠化。目前第一階段的草皮植栽工程已完成驗收,魏嘉賢表示,目前佐倉公墓大約還有一千一百六十座墓基,市公所將積極處理墓基清除與遷葬事宜,希望草地公園能早日完工,整體活化佐倉公墓。
魏嘉賢市長表示,感謝前縣長陳清水的熱心,自願挺身而出為這塊土地提出改善的建議並積極向議員爭取相關費用,目前第一階段的草皮植栽工程從五月施作至今已完成驗收,但預計作為公園用地的十公頃土地上,大約還有三百五十多座墓基尚未遷葬,佐倉墓區的整建勢在必行,呼籲民眾主動配合遷葬,以利花蓮市長遠發展。
76年已公告禁葬與遷葬
佐倉公墓早在民國七十六年已公告禁葬與遷葬事宜,但該公墓區從日治時期就開始使用,曾多達兩千多座墳墓,再加上墓區廣大,使遷葬工作難度相當高,多年來進度緩慢。近年來市公所以勸導、清查的方式,慢慢的讓後代家屬遷葬他處。
陳清水表示,由於花蓮市沒有公營納骨塔,鄰近鄉鎮的納骨塔也都處於爆滿狀態,若後代家屬從佐倉公墓撿骨後,需要多負擔一到四萬不等費用,因此多數家屬對於遷葬的意願相當低落。
分為A、B、C三大區塊
花蓮市公所殯葬管理所長陳伯欣說,除了撿骨問題,佐倉公墓分為A、B、C三大區塊,其中有些是移居台灣大陳島民祖先埋葬之處,他們沒有撿骨、遷葬習俗,每個族群不同的喪葬習俗也是遷葬工作困難的地方,除非能有專案補助民眾,加上其他配套措施來提高遷葬意願,否則只能等家屬主動遷葬。
A區十公頃 規劃公園用地
佐倉公墓分為A、B、C三大區塊,其中A區占地十公頃,被規劃為公園用地,目前約有三百五十座公墓,花蓮市公所規劃近中長期計畫,近期計畫是將A區作為植物銀行,可作為路樹移植處;與周邊的國慶里、國興里商談是否願意作為社區營造、社區花園;或是由原住民香草班進入使用這塊土地。中長期計畫則是整區規劃槌球場、運動設施,或是消防隊演練。此外,B區占地二點一公頃,約有四百七十個墓基,C區一點五公頃,約有三百四十個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