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農會四健會日前在上騰中學前稻田舉辦割稻,水稻班長胡志整及其他水稻班員到場協助,讓孩子體驗早期農村生活割稻的辛勞,並見識機械化的收割效率;現場參與的孩子們,更是歡喜挽起衣袖,捲起褲管,光著腳丫踩進田裡割稻。大家在汗水直流下,看稻割稻機收割成果,都直呼「真的好厲害」。
四健義指媽媽帶著大家,利用曬乾的稻草做稻草人、編織稻草手工藝。意指媽媽說「稻草人,有綁包頭的、辮子的、哪吒頭,孩子們真是創意百出。」,另媽媽們也用四根稻草,教導編織一匹馬,參與學習的水稻班員大家也驚呼連連,直說不可思議。
中午吃傳統的農家飯「割稻飯」,白飯、米粉、焢肉外,更有吉安盛產的蔬菜等。小朋友問為什麼要吃「割稻飯」。水稻班長胡志整說,以前要收割,一定是結合村莊農民,互相換工,大家一起幫忙收割,而且一割就要一整個月。
割稻耗時費體力,工作量大,容易飢餓,為節省時間,大家沒有空回家吃飯。他說,收割的時侯,男人下田,女人在家做好飯,就直接的送到田邊充飢;飢餓時,一天要吃五餐,因為肚子餓,所以割稻飯吃起來特別香。
吉安農會總幹事張德奇說,吉安的水稻耕作面積有二到三百公頃,是吉安的大宗農作物,現在不像從前務農凡事都是以人力為主;稻作機械化的耕作方式,已經相當普及,相對割稻,就不需要呼朋引伴的。
人與人之間,也少了一點可以同心協力,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機會。張德奇強調,剛好藉著四健會舉辦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農家的農事工作,期許大家能向飽滿低頭的稻穗學習,越壯大就要越謙虛,彎腰割稻的同時,也是向稻田致上最大的鞠躬敬意,感謝大地孕育。
四健會員陳永奇說,雖然很熱,但是割稻有神奇的魔力,一直想割下去,割稻飯也好好吃。另會員蘇宏旻也提到,以前參加四健會覺得就是做做東西、種種菜,越參與越覺得著迷,累積的經驗,讓自己在遇問題,能有不同的看法,對未來的目標與方向也比較清楚,很開心加入四健會。
吉安鄉農會表示,舉辦割稻體驗,吃割稻飯,並以回收稻草再利用製作稻草人等手工藝,希望教導四健會學員,實際體驗產地到餐桌,與米食加工品的多樣化,同時倡導環保知道回收再利用的資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