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24位工作假期志工群與5位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在林務局花蓮林管處與執行社區林業計畫的米棧社區發展協會邀請下,在豔陽高照的暑假期間,前往壽豐鄉米棧部落進行2天1夜的米棧百年古道修建工作,工作假期志工無不興奮分享修建點滴,更驕傲呈現米棧古道邊坡清整、砌石駁崁與路線、階梯的開設。
米棧社區發展協會企劃總監徐金福表示,7月15日在艷陽高照的暑假,壽豐火車站迎接的不是觀光客或背包客,而是24位自費參與的工作假期志工群與5位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米棧社區發展協會在花蓮林管處推動社區林業的協助下,自104年起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接觸,期間密集實施室內講座與室外施作訓練課程,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在今年7月15、16兩天試辦部落工作假期活動。
第1天下午活動展開,在工作假期志工與講師、社區志工相見歡與認識米棧後,一連串的步道修建工作於是展開,社區企劃總監徐金福講解豐富有趣的在地歷史,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博士則說明實作步道的意義與要領,另外徐銘謙博士則介紹國、內外手作步道的各自特性與特色。
在實作之前還搭配米棧村長許炎煌敘說草釘鞋的故事,社區常務理事黃金童也回憶古早時期與米棧步道間的連結故事;以及夜教課程從「米棧蛙蛙認識與觀測」開始,此時實作課程已經正式展開,社區志工劉勝功引領工作假期志工展開生態夜觀活動,也參與部落豐年祭的舞蹈練習等。
改善步道邊溝
第2天天還未亮,工作假期志工群就已迫不及待要上山一窺米棧古道的全貌。在部落耆老主持的入山儀式後,志工群的實作步道正式開始,米棧古道的實務修建工作包括邊坡清整、砌石駁崁與路線、階梯的開設等,過程中志工群經歷了400公尺銀合歡樹幹的負重考驗,以及數公里的路面溝渠改善(導流溝設置、截水溝開設、路面鋪設)等工法,各組相互較量並將步道邊溝打掉重作,重整為兼具美學概念的米棧古道。
經過3-4個小時的施作,終於完成了30公尺導流溝、6個截水溝、路面修護100公尺、以及1處地基補強等重任。在邊走步道邊工作的情況下,隨即進入第3關登上海拔465公尺的觀景台,此時工作假期志工早已是汗流浹背,但在觀景台鳥瞰太平洋與花東縱谷平原,眼前迷人景致令他們頓失疲累。
在下山分享會,工作假期志工用「療癒」形容過程中的辛苦,因為所有艱辛背後,迎面而來的就是山水美景與悠然的步道體驗,花蓮林管處育樂課長紀有亭特別到場向志工群與講師群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