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台東農漁產品十分優質,但面對各地市場的競爭及政治型態轉變的風險,要發展台東的農漁產品就是要邁向國際化,國際化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建立台東在地品牌,有品牌之後才能讓台東的農漁產品走向國際。
台東縣政府計畫在地廣設食品加工廠,農業處長許瑞貴表示,包括南迴、縱谷、台東市及東海岸都計畫籌設,也希望引進潛在品牌加工業者協助,提升台東農漁產品價值。
他說,縣府與各區農會合作,持續向花東永續發展基金爭取經費,包括在南迴線金峰鄉設食品加工廠,目前正在規劃設計階段,預計十月提出興建計畫,因為南迴以種小米、樹豆、紅藜、金針等為主,未來會設烘乾、包裝等設備。
其他還包括台東縣農會計畫設紅藜加工廠,許瑞貴說,肉品市場除要增加冷藏、冷凍空間,方便調節各種水果蔬菜產量,目前也正評估增設置肉品加工廠,希望打出台東在地品牌的肉品,而鹿野地區農會前天也向花東永續發展基金提出一千多萬元設置鳳梨加工廠設備計畫。
許瑞貴強調,未來也希望池上能設米食產品加工廠,東海岸則在港口設漁產品加工廠,至於卑南鄉賓朗地區已有業者購地準備設鮮果食品加工廠,主要以梅子產品外銷歐美為主,最快明年三、四月可以收購台東在地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