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太昌國小獲教育部一○六年提升國中學自然科學習實驗操作能力計畫,辦理一連三天的暑期科學營,邀請光復鄉大興國小教導主任陳文正及太昌國小老師何燿州擔任指導教師,帶領四十一名三至六年級的國小學童進行有趣的科學實驗,並動手製作科學玩具,將平時課堂所學的科學原理運用在生活中。
太昌國小校長梅媛媛表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學習型態已是地球村,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內涵說到學習科學,讓我們學會如何去進行探究活動:學會觀察、詢問、規劃、實驗、歸納、研判,也培養出批判、創造等各種能力。辦理此科學營也是讓學生藉由實驗或實地觀察的方式去進行學習,使學生獲得處理事務、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瞭解到探究過程中,細心、耐心與切實的重要性。
擅用原理 輕鬆讓塑膠袋充滿空氣
營隊活動中,讓許多學員印象最深刻的是熱狗火箭,結合柏努力定律,指導老師先讓各組派一位組員出來,應用長型白色塑膠袋,讓學生們向裡面吹氣,感受空氣的壓力讓塑膠袋充滿空氣,比賽看誰比較快將六十公分長的雨傘袋吹飽滿。再徵求自願者,出來將一百五十公分長的塑膠袋吹飽滿。
學生劉得詣說,一開始吹的很費時、也很辛苦地將塑膠袋吹飽滿,後來經由老師示範、講解柏努利原理後,大家實際運用柏努利原理,便能很輕鬆地把長塑膠袋給吹飽滿,這是相當難得的體驗,相信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未來也會運用在生活之中。
實際體驗 學童對科學產生大興趣
參與的學生尤志榮說,這是我參加最有趣的營隊,三天的課程老師都細心的講解,接下來就讓大家實際體驗,因此對科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以前學自然都以為只是在課本裡,這次的課程了解到原來自然科學就在生活之中。
學生陳怡臻表示,很感謝學校辦理這樣的營隊,有機會可以參加,除了豐富的暑假生活,還能實際動手做水火箭,第一次感受到水和空氣結合的力量,竟然可以讓寶特瓶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原來在影片中看到的飛翔,也能在課程裡面學習到。
梅媛媛校長說,感謝兩位老師為提升學生對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之學習興趣努力,在課程中提供學生實驗操作交流平台,增加國小學生實驗操作知能深化其學科學習成效。學習自然科學對學生是重要的,課程中老師除了讓學生瞭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透過各種科學原理的學習使學生能善用各種科學與技術、便利現在和未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