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7-07-24
歷經10天專業訓練 30位農業師傅蓄勢待發
練就農務十項全能 預定8月1日開始上工 歡迎農場主踴躍提出申請
分享至


圖:百大青農林誠雄(右二)帶領學員利用竹竿支撐結果枝條。(記者黃聰明/攝)
 

富里/記者黃聰明報導 
富里鄉農會今年為農委會指定為農業技術團調度中心之一,正選的卅位農業師傅完成十天的農業專業訓練之後,預定於八月一日開始上工,歡迎有人力需求的農場提出申請。 
富里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為協助中央與地方解決缺工問題,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七月廿一日完成十天的農業專業訓練,在花蓮農業改場的課程引導下,學員練就農務十項全能,包括除草、施肥、採茶、大豆採收脫粒、播種、開溝作畦、瓜類整蔓、茄科整枝、果樹整枝與修剪、套袋等,成為準農業師傅,預定於八月一日開始上工。 
上工後農改場仍會協助精進技術 
花蓮農改場長范美玲主持結訓典禮,恭喜學員完訓,她說,看到大家都曬得很黑,相信從實作中學到不少經驗與技術,八月上工後,農改場仍然會協助大家不斷精進技術。 
農委會人力辦公室執行秘書蔡佩君到場勉勵農業師傅要有信心,並且虛心向農場主學習,工作時安全第一,希望大家能夠堅持留在農業界提供服務,成為農業升級的原動力。 
富里鄉農會推廣部主任黃蘭湘表示,八月一日起大家將是農會的員工,對外將代表農會,鼓勵學員好好表現,做出口碑,也請學員到農會開設帳戶,以利每月撥付薪資。 
改善季節性缺工 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 
農委會為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重新定義臺灣農業核心價值,提出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2.0措施,補助農會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要求雇主應至少給予準農業師傅最低薪資每日一○六四元的保障,以提供合理的勞動條件,並提供機會讓年輕的準師傅做中學、學中做,傳承老農的專業技術,同時改善農場主的缺工問題,以利擴大生產面積,帶動農村發展。 
受訓期間,更有經驗豐富的學員,自發擔任助教,協助其他學員操作農機具,分工合作完成田區開溝作畦與覆蓋,讓生手很快上手。 
擔任訓練班長的學員林先生,原來在玉里天主堂從事資源回收及有機耕作,經過這次紮實的課程,不但得到農業生產的知識,更實際學到各種田間作業的技巧,如文旦修剪與套袋、中耕機的操作等,他期待能為農場主貢獻一己之力,累積更多實務經驗。 
繼承農地返鄉務農 密訓後建立信心 
來自台北的學員蘇先生,務農的經驗不多,因為繼承農地而返鄉,經過十天的密集訓練,除了獲得農業生產技術,他也開始適應農業勞動工作,更建立經營自家農園的信心。 
花蓮農改場和富里鄉農會從這班學員中,擇優選出卅位,正式組成花蓮農業專業技術團,由富里鄉農會負責調度派工,有人力需求的農場,八月一日開始可透過在地農會向富里鄉農會申請派工,以紓解季節性農業缺工問題,促進花蓮地區農業發展。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