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7-29
石雕季閉幕 大石代靜態展覽仍未歇
文化局長對16位石雕家的付出表達最高敬意 估計南北各點將能創造約十萬人次參觀率
分享至


圖: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與本屆十六位石雕家合影。
 

記者謝宗璋/報導 
「大石代—二○一七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步入尾聲,花蓮縣文化局昨在石雕博物館舉辦閉幕式,宣告為期一個月活動的圓滿成功,近百名各界貴賓齊聚一堂,與本屆十六位國內外石雕家共享作品大功告成的喜悅。 
在原民現代舞家谷慕特‧法拉的舞動,以及「湯姆與哈克」輕快的歌聲中,為閉幕開場,讓全場嗨起來。現場播放由攝影團隊攝製的精彩回顧影片,為本屆石雕家們留下難能可貴的美好記憶。 
文化局精心準備紀念品 
文化局也特別為石雕家精心預備紀念品,感謝他們這個月的付出,包括由花蓮縣議員余夏夫太太手做的阿美族情人袋、花蓮百年老品牌「福福鋼筆」,以及由石雕家創作中切割剩料製成的專屬姓名刻章,讓這群石雕家對花蓮留下永生難忘的印象。 
文化局長陳淑美感謝十六位石雕家的付出,「創作不只是浪漫的,同時也是痛苦的、高壓的,是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心智的創造活動。」特別在七月酷暑,石雕家在豔陽下仍揮汗雕刻,專注執著的敬業態度,她對本屆石雕家們表達最高敬意。 
相約2020年再見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許傳盛執行長表示,石雕季在文化局及中央各級單位共同努力下,圓滿成功,相約二O二O年,盼此盛事持續辦理,讓花蓮成為國際級的石雕城市。 
義大利石雕家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代表本屆外籍石雕家上台致詞感謝,他說,自從二○○九年與妻子席夢娜(Simpna)雙雙入選創作營,相隔八年重返花蓮,這次還多了快滿五歲的兒子迪雅哥(Diago),讓他能在家人及石雕家舊識陪伴下,開心完成這個樂的創作。 
臺灣石雕家則由花蓮縣石彫協會理事長黃清輝代表,他說,二十多年前花蓮首次辦理國際石雕戶外創作營,他就參與,至今在文化局及各單位協助下,讓石雕季推向國際,自己與有榮焉能參與其中,為花蓮石雕藝術發展盡心力。 
首度7月辦理串連觀光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歷經二十多年來,不斷歷久彌新,活動辦理的規模及高度早已超越縣市格局,今年不只首度於七月辦理,串連暑期觀光活動帶動人潮,戶外創作營亦首度於花蓮港一號碼頭親水遊憩區舉辦,鄰近自行車綠林道,襯托太平洋畔及漁港景色,成功營造出花蓮港區的藝文新風貌。 
順應網路潮流趨勢,本屆石雕季特別於臉書社群網站開設粉絲專頁,每日即時更新活動資訊,與網路紛絲零距離接觸,短短一個月就吸引近五千人次上網互動。期間並特別企劃「尋找美人魚」合照打卡抽獎活動以及「票選本屆最喜歡的石雕作品」打卡抽獎活動等,亦吸引近千人次參與。 
而靜態展覽更是南北輝映,除了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展出「大石代特展」及「花蓮縣石彫協會聯展」,南區也在玉里璞石藝術館辦理「南區藝術展」,七月間每天都有DIY親子活動。 
靜態展覽至9月23日 
合計南北各點,七至九月預估將能創造約十萬人次的參觀率。展期持續至九月二十三日,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出席與會貴賓包括花蓮縣議員許淑銀、外交部東部辦事處徐光普大使、花蓮市圖書館長蔡淑香、本屆石雕季總策展人邱泰洋、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及展覽組長林秀娟、花蓮縣議員游淑貞特助李紳旭、花蓮縣導遊領隊協會理事長賴興岳、花蓮縣石彫協會顧問許禮憲。 
以及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彭榮美、國際花藝文教基金會理事長呂惠美、花蓮縣攝影學會理事長邱福興、花蓮縣國際觀光友善城市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兆韋、花蓮縣女童軍會理事長陳嬥笙、花蓮縣洄瀾詩社理事長余國強、花蓮縣洄瀾攝影學理事長會石央裕、花蓮縣長青書畫會理事長鄒瑞騰、花蓮縣詩書畫協會理事長李建瑩及花蓮縣文化服務隊方美玉隊長暨隊員們。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