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高中重度身障高二學生王宣翰,坐著輪椅,由助理老師梁美惠全程協助,參加「模擬法庭之少年福爾摩斯的逆襲」法律研習營,格外令人矚目,他說,他的目標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考司法官、 律師,或從事其他法律相關工作。
王宣翰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四肢萎縮,唸新城國中不因自身障礙為阻礙,力爭上游、積極向學,且樂觀進取,勇於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問題,獲得「花蓮縣一○四學年度國民中學應屆畢業生縣長獎」,這是他第二次拿到縣長獎的榮譽。
王宣翰畢業後,進入花蓮高中就讀,雖然成績優異,但希望當法官的他,決定不進入數理資優班,他說,因為從小生長的環境,看見許多弱勢族群在生活中的掙扎,他期待自己成為一名兼顧情理法的好法官,為弱勢發聲。
對於王宣翰的志向,王爸爸說,家人從來不把宣翰當成身心障礙的孩子,對他跟妹妹的要求一視同仁,鼓勵宣翰挑戰各種事物,也很欣慰看見宣翰成為一個會為他人著想、對生命有熱情的孩子。至於兒子繼國小之後,再次獲得縣長獎,王爸爸說,希望能給其他的家長一些鼓勵,身心障礙的孩子,一樣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
王宣翰四肢萎縮,生活無法自理,國中小期間,花蓮縣政府提供充足經費,可聘請「特教學生在學助理員」,然而,宣翰升上高中之後,礙於制度不同,現有的助理員無法繼續協助他,由助理教師全程協助學習。
王宣翰國中會考時,因手無法拿筆,只能靠嘴巴咬筆寫字,使用的筆是從日本引進的特殊口咬筆,但廠商已停產,家中只剩一支,盼社會協助。
北科大校長姚立德得知後,有感大學需善盡社會責任,特別委託專長3D列印醫材的汪家昌帶領團隊,在電腦前搶訂花蓮車票、扛著專業器材上火車、三次往返台北花蓮,為王宣翰客製化專屬的口咬筆和手肘輔具。
汪家昌說,接到這項任務時,正在一場醫學研討會上,能集結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牙醫科醫師一同參與這項義診,此外,他的一名博士班學生擁有物理治療師資格,另一名碩士生則是製圖好手,馬上就組成結合醫療和應用工程的專業團隊。
北科大3D列印口咬筆幫助改善下巴不適
王宣翰說,他國小二年級開始就用嘴巴咬筆,但隨著寫的字越多,牙齦痠痛、嘴唇破皮是家常便飯,連帶影響食慾,不過當時並不知是因牙齦咬合不正引發的問題,手肘也曾因為趴著寫字,不小心刺進異物,發炎化膿。
現在王宣翰已使用了台北科大3D列印口咬筆,雖然高中課業筆記繁重,回家還得再寫字達三小時,但因矯正了咬合,下巴不再容易痠痛,字也寫得更好看、更順暢。樂觀的他未來立志讀台大法律系,當法官為百姓伸張正義。之後也希望到台北科大走走,親眼看看這個幫助他圓夢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