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7-08-07
復興節心手相結 遊子回鄉慶團圓
花蓮最特別原味父親節
分享至


 

記者劉怡伶/報導 
花蓮第一個無菸部落│復興部落,因基督信仰關係,四十年前就取消傳統的豐年祭。三年前,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和東華大學(藝設系)師生為部落舉辦「復興結」活動,廣邀遊子回鄉慶祝父親節,部落耆老決定把「復興節」變成自己的團圓節日;八月六日,部落熱鬧慶賀,還用稻草做成草結繩,全村人手握繩結,代表心手相連,歡樂氣氛,更洋溢著團結一心的感人氛圍。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說明「復興節」由來。她說,三年前暑假,花蓮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廖慶華老師、韓毓琦老師,帶領七位同學組成「台九線藝群人」團隊,在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支持下,前往花蓮豐濱鄉「復興部落」駐村近兩個月。 
長輩最大心願 外地孩子能回家 
師生們發現部落長輩們,最大心願就希望是「外地孩子能回家」。陳淑媛表示,師生們因此展開一系列返鄉計畫,除設計部落文創商品、展示空間,希望青年有回鄉工作的機會外,還合力打造一雙和人一般高的巨大草鞋。 
同時以「復興結」為主題,做成海報、明信片,廣邀外地遊子回鄉過「八八父親節」,由於當天巧逢颱風來襲,活動延到八月十六日舉辦。陳淑媛提到,當天幾乎所有外地的孩子、孫子,全都返鄉參與,讓阿公阿嬤度過快樂難忘的一天。 
 復興部落因為基督信仰關係,四十年前就不再舉辦傳統的阿美族豐年祭,於是耆老們決定每年八月父親節前後,都要舉辦這樣的活動,成為自己家鄉的「復興節」。 
水保局 部落種下二萬株百日草 
 今年復興部落辦理第三屆「復興節」,為了幫助阿公阿嬤一起迎接子孫歸來,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從三月開始規劃,並且在四月二十日開始,親自率領分局同仁,在部落中種下二萬多株各式百日草,以部落原住民名稱「Dipit」打造成花海字樣,並以九重葛盆栽圍繞成心型圖案,意思是「我愛Dipit」。 
分局也二次前去整理梳花,到了今年暑假,美麗的花壇花海盛開,八月六日這一天,水保局花蓮分局前來參與復興節活動。另三年前,協助部落的東華藝術設計系的廖慶華老師和余欣盈同學也回娘家。 
部落長輩準備豐盛的料理、子女陪著長輩唱歌跳舞,耆老們還表演逗趣的「阿公當兵趣」短劇,逗得全場哈哈大笑。現場還用稻草打成繩結,全村人手握繩結,代表心手相連,團結一心,全村洋溢在歡樂感動的氣氛中。 
部落頭目陳文吉的兒子林春來,帶著太太、女兒回鄉和父母過節。他說,今天部落烤了一頭豬,準備許多豐盛的食物,看到家人和村人,好快樂,以後每年的復興節都會帶全家人回來。 
目前已經在屏東一家設計公司服務的藝社系畢業生余欣盈也說,她有一個部落長輩為她取的阿美族名字叫「futing」(魚的意思)。現場當長輩們看到futing,都開心的不得了,紛紛前來擁抱,余欣盈也滿懷感動的說,雖然只駐村一個半月,但早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第二個家,常常回來探望阿公阿嬤,他們也非常疼愛我們,今天看到阿公阿嬤,真的很開心。 
東華大學藝設系主任廖慶華表示,三年前藝社系團隊創立了復興節,和部落長輩建立深厚情感,復興結代表的是團結,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希望這樣的節日能長長久久延續下去。長期陪伴社區的水保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說,這是一個最美、最感人的父親節。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