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7-08-11
臺灣里山實踐案例 驚艷日本專家
山村綠色經濟交流 日本相關領域專家走訪林田山、大農大富及豐濱等地
分享至


圖:日籍專家與花蓮農改場場長范美玲、花蓮林管處處長楊瑞芬、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老師等人員參訪米粑流濕地藝術季合影。
 

記者劉怡伶、葉文杰/綜合報導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及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八月六日到 八日共同舉辦「山村綠色經濟與臺日里山倡議經驗實地交流座談」,邀請到日本相關領域專家中村伸之(里山倡議)、大森淳平(環境設計)與中川雅永(新城市再造)來到花蓮參訪,主辦單位為借鏡日本國際經驗與永續環境生態相關的里山倡議案例,希望能夠深入了解里山倡議的內涵,深化台灣里山倡議行動的概念基礎。 
過程中,邀請社區、志工、臺東林管處、羅東林管處同仁,以臺灣里山施行的案例,接連參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石梯坪水梯田、新社噶瑪蘭部落及復興無菸部落等與日本「里山」、「里地」、「里海」相仿的場域。 
肯定豐濱「森川里海」生態農業 
  二天半的參訪分享,日本學者都覺日本政府機關可以好好向台灣政府學習實踐里山倡議的作法,尤其是豐濱鄉「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平台,更是跨部門、跨社區、跨專業的協同經營合作。 
  六日參訪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時,三位日籍里山實踐者表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保存維護得很好,保存林業歷史的方向正確,因為在日本已看不到早期的林業舊設施,如火車、舊鐵軌、木馬、索道等,值得推薦給日本國人來台觀光。並且對於社區組織有能力在區內經營服務,遊客也感到驚訝,林務局可以協助社區發展的做法,更值得日本政府學習。 
參訪米粑流濕地藝術季 
  七日以2017米粑流濕地藝術季為參訪案例之一,在里山倡議的概念上分享藝術、教育與地方經濟如何相續永生。再欣賞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今年的十一件藝術作品後,中村伸之、大森淳平與中川雅永皆表示讚許,認為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不僅僅只是讓藝術品出現在友善環境場域中,更進一步重視藝術家與在地部落、大地環境彼此間的關係,每一件作品都緊密牽繫著「互助而後美好」的概念,貫穿生活、生產與生態三造之間的共好。 
八日參訪新社噶瑪蘭部落並品嘗部落友善生產的黑毛豆、黑豆茶及苦蕎麥茶,同時也與大家分享由東華大學輔導,花蓮區農改場、花蓮林管處及水保局花蓮分局等21個單位,共組跨域(跨部門、跨社區、跨專業)協同經營平台,發起組成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平台。 
  平台的運作以里山三摺法為操作準則,各機關間「共同承擔、共享成果」,共同解決部落迫切的問題,如灌溉水路、稻穀烘乾設備、黑豆保種、運用現有資源改善回鄉青年收入等問題,以及產業六級化策略如何導入部落生產運用及動物生態廊道的生態面向等。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范美玲表示,台灣是IPSI(國際里山倡議網絡)會員之一,未來也希望與日本有更多交流,讓台灣可以學習更多的國際里山經驗。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