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一○六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開賽了,本次競賽分為慣行栽培的「臺灣好米組」與有機栽培的「臺灣有機米組」,各參賽農會可選出「臺灣好米組」一名及「臺灣有機米組」一至三名參賽農友角逐全國賽冠軍寶座。臺東縣各鄉鎮農會(包括臺東地區、關山鎮、長濱鄉及池上鄉等)舉辦之鄉鎮級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自一○六年八月九日起陸續展開。
一○六年鄉鎮級「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第一場由臺東地區農會於日前在臺東地區農會舉辦,有數十位農友報名參賽,經過田間初審後共有九名農友入圍「臺灣好米組」決賽,將由鄉鎮賽第一名參賽者晉級全國賽。
參賽稻米除需通過田間初審外,稻穀、糙米、白米外觀、食味值及蛋白質含量等十多項檢驗項目均需經過謹慎的審視與測定,再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稻作研究室同仁在現場以一致的流程及比例協助烹煮,供評審委員進行官能品評。
本次評審委員有臺東場江前副場長瑞拱、臺東場黃前副研究員秋蘭、農糧署東區分署嚴課長靜瑛、農糧署東區分署臺東辦事處黃前專員俊傑與臺東場丁課長文彥等五位專家所組成。
比賽結果經公開加總後,由吳聲昌農友超越去年哥哥吳聲鐘的冠軍成績,以八六.五四分的高分成績拿下冠軍,並將代表臺東地區農會參加「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臺灣好米組」全國賽的選拔,而亞軍與季軍分別由方國金農友及尤金樑農友獲得,今年參賽品種皆為臺二號。
台東米王吳聲昌表示,今年由於氣候的影響,生育期拖得比較長,原本只要一四○天就可以收穫,這一期作則要一六○天才成熟。因此,追肥施用時機不能僅算日數,要看實際水稻生長的速度跟生育階段來施用;施肥採用少量多餐,分次施用,稻熱病情形並不嚴重。
評審委員表示,參賽農友品質差異主要在於糙米的飽滿度,部分農友在大雨前提早採收,以致於青米率相對較高,而米王則讓水稻完全充實,田區呈現黃澄澄時才採收,讓糙米外觀充實飽滿,因此,在糙米與白米外觀規格上獲致較高的分數。
臺東場陳副場長昱初期許參賽農友,因為有農友用心照顧,水稻品質不斷地在精進,藉由米質競賽過程農友間可以互相切磋學習,有效提升栽培技術,改良場會持續配合農會加強新品種的育成及栽培技術的輔導,以提升臺東地區稻米的品質,使「埤南米」品牌的名氣更加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