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10-06
總在第一線 劉英花照顧原民長者23年
聲遠老人養護之家創辦人 獲今年花蓮縣唯一的長照「特殊貢獻獎」榮譽
分享至


圖:聲遠老人養護之家創辦人劉英花(左三)親力親為照顧三百位原民長者,今年獲縣府表揚鼓勵。(記者李柏霖/攝)
 

文/李柏霖 
 聲遠老人養護之家創辦人劉英花院長,今年獲花蓮縣政府表揚長照資深暨績優人員,獲得全花蓮縣唯一的「特殊貢獻獎」榮譽;投入照顧原住民長者二十三年,總是在第一線服務的她,昨日受訪表示,「我只是想照顧偏鄉的長者,感謝大家的鼓勵,也期盼能有更多年輕新血到花蓮加入長照服務的行列。」 
早年跟隨吳甦樂修女服務 
 年近七十歲的劉英花,是來自太巴塱的阿美族,年輕時,跟隨聖瑪爾大女修會會長吳甦樂修女一同在部落服務,修女們發現,原民偏鄉許多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謀生,只留下家中長者與幼兒無人照料。 
 修女在服務的過程中觀察到,孩子逐漸長大,老人家沒人照顧卻不斷的退化,當下吳甦樂深有感觸,告訴劉英花在內的一干修女說:「我們應該做的工作不只是傳道,希望妳們在花東兩縣,以照顧老人為優先,成立一個老人機構。」 
 吳甦樂八十二年蒙主恩召,臨終之際仍放不下心的,就是照顧長者的工作,劉英花表示,「冥冥中,內心有股聲音催促,要完成會長的遺願,一定要收容照顧窮苦的老人。」 
成立聲遠老人之家 
完成吳修女遺願 
 在萬難中成立聲遠老人之家,首要面對的就是經費開銷,修女也常常到外面募款,曾經有人當面告訴劉英花:「小孩子大家比較會捐啦!老人捐了沒有用」讓她聽了相當難過,卻更堅持投入長照不放棄。 
 聲遠之家所照顧的長者們,多數為老弱殘窮者,僅仰賴政府補助費用,甚至有許多家庭不符合社會救助資格,無法申請到社會福利,修女就在外奔波向外界找尋捐款,希望能多照顧長者一天,多幫助這些需要協助的家庭。 
經費捉襟見肘 常要找外援 
 劉修女秉持著對於天主的信仰,聲遠之家的經費雖然常常捉襟見肘、入不敷出,但是每當經費不足時,修女相信天主會為聲遠找到恩人,此時也常會有及時雨出現,緩解聲遠之家的困難。 
 劉英花回憶,當時為了配合消防法規,要改設備,急需六萬元經費,正在煩惱之際,其他修女匆忙進門告訴他,有善心人士要捐一筆錢,捐多少?恰好是六萬元。劉英花說,這也讓她更加相信,是天主的指示與奇蹟。 
 修女也堅信著,只要能發出員工薪水一天,她就會繼續照顧這些失能長者,這是天主交付給她的使命。 
 修女們得知劉英花獲獎,紛紛開心的說,「這是實致名歸,院長真的很辛苦!」劉英花待在聲遠的時候,總是在第一線服務,未曾見她坐下休息,常常見她滿頭大汗動手搬東搬西。半夜長者需要送醫急診時,劉修女也第一個起身開車送長者到醫院。若有長者身體狀況較多時,劉修女常常會擔心到無法安眠,常常巡視,交代值班員工多加注意長者的狀況。 
 聲遠有許多的員工都是受到劉修女的感召而待在聲遠,希望能盡自己綿薄的力量,讓聲遠成為更好的機構,提升照顧的品質,協助更多需要協助的家庭。 
人力不足 是最大的挑戰 
 劉英花說,最大的挑戰就是人力不足,常常自己半夜跑到便利商店附近貼徵人啟事。 
 劉英花感謝花蓮縣政府的肯定,對推動長照的用心,希望能號召更多年輕朋友加入長期照顧的行列,「這是一份有意義又能實際助人的工作。」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長陳玟祺指出,花蓮縣邁入高齡社會,縣府積極推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政策,結合民間資源共同辦理照顧服務、營養餐食、交通接送、輔具服務、機構安置等各項服務,也希望讓各界看見長照人員的辛勞,重視長照服務品質的精進。 
(花蓮縣政府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