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辦理的「你來回憶唱花蓮舞曲│二○一七洄瀾藝術節」活動,其中作詞音樂家呂佩琳有一段傳奇故事;另外聲樂家彭興讓教授說,作曲大師蔡盛通教授潤飾後的新版「你來」四重唱,採降A大調明亮音域,除原郭子究的優美含蓄旋律外,新增一段熱情的四聲部對位,還有能讓歌者展現美聲的花腔段。
彭興讓說,「你來」原曲為混聲四部合唱版本,經作曲家蔡盛通教授潤飾,改編為四重唱新版,將於洄瀾藝術節以樂團伴奏首演。
東部第一位聲樂家
「你來」、「回憶」瘋迷音樂界數十年,而在演唱時,很少人注意到,這兩首曲子的填詞人是呂佩琳;呂佩琳教授早年執教花中、花蓮師專、是東部第一位聲樂家,作育英才、培養出無數花東國中小音樂教師。
彭興讓教授說,呂佩琳是他的聲樂啟蒙恩師,目前在美國休土士頓安養院、已九十六歲高齡,仍保持每天愉悅歌唱。
彭興讓說,早在他還就讀維也納音樂院時期,呂老師就曾在亞士都飯店為他舉辦過演唱會。當他任職奧地利歌劇院職業音樂家時,呂老師已隨家人移居美國,好長一陣音訊沓然。
他說,呂佩琳教授是我國聲樂界前輩,也是第一任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教授的同學。呂佩琳現定居美國休士頓,每日仍持續愉悅歌唱,並擔任僑界合唱團指導。
百唱不厭的傑作
作家陳黎曾發表文章說,他對郭子究的作品中,一九六七年譜成的「你來」情有獨鍾,覺得典雅清麗,委婉多姿,充滿謝意,是詞曲配合度最高、百唱不厭的一首傑作。
「你來,在清晨裡悄悄的來,趁晨曦還未照上樓台,你踏著滿園的露水,折下一枝帶露的玫瑰……」詞是美麗高瘦的呂佩琳寫的。譜曲時郭子究人在台中為人修琴,思家心切,寫信給其妻問「你來嗎?」心有所感,因以成曲。
彭興讓說,呂佩琳為郭子究老師寫下「你來」甜美歌詞:「你來、在清晨裡悄悄的來,趁晨曦還未照上樓台…… 」早中晚三段情景,靈感來自郭老師思家心切。
國際知名作家張大春曾發表文章說,無論從年齡、工作背景上看,都像是我心目中那位作「回憶」和「你來」的呂佩琳了。希望她到今天還健朗,也知道我們都還在哼唱著她作詞的歌曲。
忘了他們
也不該忘記他們的歌
張大春說: 「我不知道一位了不起的歌詞作者應該有甚麼樣理想的晚年,如果後人忘記了他們,也許不該忘記他們的歌。」
至於「回憶」,作家陳黎指出,「回憶」當時的曲名為「思出」,並沒有歌詞,和另一首由郭子究編曲的台灣古謠「百家春」一起以「新台灣音樂」之名,在節目上半場由包括三弦、揚琴、小提琴、手風琴、鋼琴、吉他等中西樂器合奏出。這首曲子本來是為研究會員講解附點音符,順手在黑板上寫出的一串音符,後來潤飾成曲,驚覺充滿思念家園與親人之情,因以為名。
陳崑於卅七年填詞的「回憶」唱了十多年,到民國五十四年,花蓮中學學校要參加全省合唱比賽,郭子究再重編合唱曲,同校的音樂老師呂佩琳揣摩前段歌詞意境,於是填了後段「思歸期,憶歸期,往事多少盡在春閨裡,往事多少,往事多少在深閨裡,幾度花飛楊柳明,征心何時歸。」陳崑去年六月前病逝,享壽九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