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花蓮縣考古文化館修繕工程昨天上午十點舉行開工典禮,以原有壽豐鄉豐田市場為建置基地,這次獲得文化部補助經費共7200萬元,將進行內外部修繕充實經費,其中一期工程預計明年年底完成,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花蓮縣考古文化館建置基地在壽豐鄉豐山村豐田市場,是國內首件以舊有空間再利用為考古文化館的案例,將透過建築設計,賦予既有建築特殊語彙與研究、典藏、展示、公共服務等空間新機能。
花蓮縣考古文化館開工典禮昨天在豐田市場前廣場舉行,典禮由壽豐鄉豐裡老人日托站站長鍾美珍率「千歲團」長輩以擊鼓歡慶方式揭開序幕。
典禮由花蓮縣長傅崐萁主持,持鏟開工的有壽豐鄉長張懷文、文化局長陳淑美、縣議員徐雪玉、壽豐鄉民代表會主席張仁俊、壽豐鄉農會總幹事曾淑懿、國民黨壽豐鄉黨部主任張天民、鄉民代表黃水龍、豐山村長雷國萬、豐坪村長李金芳、立法委員徐榛蔚壽豐區主任彭榮華、豐裡社區理事長黃漢宏、豐坪社區理事長黃金麟等人參加。
文化局長陳淑美說,這項工程是由胡聰寶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與監造,申安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施工。尤其要感謝壽豐鄉長張懷文對考古文化館興建作業的支持,從民意凝聚到行政配合等都全力以赴,三年來成為考古文化館的最大支持後盾,也讓花蓮縣出土的考古文物終於有了適得其所的地方。
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近年來花蓮縣積極籌設考古文化館,為讓縣內出土的珍貴考古遺物妥適存放在縣內,透過脈絡清晰的策展手法,可展示花蓮地區悠久而精彩的歷史發展軌跡。承蒙壽豐鄉公所大力協助,無償借用該所轄管的豐田市場為建置基地,並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經費挹注,分為兩期工程,第一期建築工程總經費為4500萬元,第二期展示工程經費為2700萬元,預計108年完成建館工作。
傅崐萁期許,花蓮縣考古文化館設立後,除了將現階段放置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博物館內的「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的「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等兩件出自本縣的國寶爭取迎回來妥置、保管,並整合本縣各項遺址相關業務,包括遺址監管保護、調查研究、出土文物整飭與典藏、考古發掘與研究資料管理與開放、遺址文化資產展示與教育推廣工作等,朝向成為全國首座縣級考古資源中心的定位邁進。開館後將串聯壽豐鄉內的生態、文化觀光資源,發展花蓮地區史前文化深度旅遊,深化地方觀光資源潛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壽豐鄉長張懷文也說,考古文化館不僅有典藏蒐集地方文物的功能,還特別強調與地方的連結與互動,鄉公所一直希望推展的台灣玉石文化,也可以藉考古文化館更發揚光大其歷史底蘊,地方各界對於考古文化館的設立樂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