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政府昨天舉行一○六年社區治安研習觀摩活動,從他們獲表揚的事蹟分析,讓許多民眾才了解到,這些平日為社區治安付出的無名英雄,是社區的守護神,其功能性不亞於警勤區的警察。
花蓮縣有七十多支社區治安巡守隊,隊員人數有一千多人,深入一社區各角落,三更半夜還在社區守護到天亮,和花蓮縣警察局全縣的員警人數及工作不相上下,但警察為民服務的新聞天天在媒體出現,而這些守望相助的隊員們 ,一年難得見報幾次,並且全是制式的活動或表揚活動,平時為社區治安工作的努力,卻不多見。
花蓮縣長傅崐萁說,感謝所有警消人員以及協勤夥伴犧牲奉獻、維護社區整體治安,不但成為鄉親打拚事業、日常生活的堅實後盾,也創造出花蓮全國治安評比、居家幸福指數連續特優的金字招牌,在未來縣府團隊將持續提升整體效率及形象,並且重視毒品問題,有效及落實防制毒品侵入校園,讓鄉親出外皆以花蓮人為榮,帶動花蓮整體實業向上發展。
南宜昌巡守隊 全國治安標竿社區
吉安鄉南宜昌巡守隊更是數度獲選全國治安標竿社區,去年接受內政部警政署長陳國恩頒贈認證獎牌,隊長黃早春說,非常感謝縣府、警察局與吉安警分局長期以來的指導,讓巡守隊連續獲得內政部的肯定,將持續加強社區內治安、學童上下學、家暴事件通報的婦幼安全的工作,並且與轄區警方、學校密切合作,朝向犯罪零成長優質社區的目標邁進。
社區治安營造,由社區組織召集轄內機關、團體、學校、公司行號、金融機構、意見領袖、婦女組織及居民等,舉行治安會議,實施治安診斷與分析,找出治安死角,並參照下列適切作法,解決社區治安問題等。
透過社區力量 防止犯罪發生
社區治安是透過社會與社區的力量共同來防止犯罪的發生,增加「複式」的社區安全網絡,例如建立學校、社工、社團、社群、社區的安全資訊與犯罪預防網絡。創造與強化社會與社區的功能,以降低犯罪行為的發生,例如:創造地區就業機會、強化社區大學功能、強化休閒娛樂的內涵。
針對社區內與治安有關的各社群建立專案計畫,例如弱勢社群受害預防 ( 老人、婦女、兒童等 ) 、青少年社團輔導 ( 八家將、熱門音樂等 )。具體來說,如果「社區安全」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警民關係」,建立在「破案」與「線報」,對目前的治安問題將不會有重大突破;社區安全是社區的事,唯有社區動起來才是關鍵。
社區內治安問題的源頭往往都是由社區本身來發生。例如社區內死角、八大行業開設在社區之內、家庭暴力的發生等等,我們可以意識到引發社區裡面的重要治安問題多屬這些常態多樣性的社會治安現象。
社區本身就具有負擔社會問題的責任與潛力,社區組織如果能夠利用相關的管道協助社區的發展,例如警政單位、消防單位及其他民間專業團體,透過這些管道來教育社區居民在面對社區問題時(犯罪預防、防救災、婦幼安全),利用所學知識來應對,進而一步能夠有效控制或阻絕問題的發生。社區是具備這樣的條件及潛力來引導居民把社區、社區環境、社區治安維護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