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7-08-16
月子餐製作班 市長也洗手作羹湯
弱勢婦女 培力計畫
分享至


圖:花蓮市長魏嘉賢洗手做羹湯,親自製作一道紅棗枸杞蝦料理。(記者張小菁╱攝)
 

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公所開辦原住民弱勢婦女培力計畫月子餐製作班,二十名學員在老師指導下,學習包括中醫理療、月子餐食譜設計及實作。花蓮市長魏嘉賢昨天下午到烹飪教室為學員們加油打氣,希望大家透過學習能有一技之長,未來做為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改善生活與家庭經濟。 
市長做了一道紅棗枸杞蝦 
魏嘉賢市長昨天到專業職能培訓人員職業工會餐飲教室,了解月子餐製作班學員的學習情況,在陳麗霞老師指導下,魏市長做了一道紅棗枸杞蝦,還學習擺盤。他說,看似簡單,但實際烹飪料理後才知學習要費一番工夫。 
月子餐製作班八月一日開班,有二十名學員報名,課程規劃包括月子餐營養學、中醫理療與月子餐實作等總計有十三堂課。課程聘請張陳建國談月子餐營養學,中醫師徐敏真談中醫理療,陳俊農與陳麗霞等兩名講師則指導月子餐實作料理。 
魏嘉賢感謝老師指導,讓學員們習得製作營養健康月子餐的一技之長,未來不論是自己的家人或求職創業,都能運用這次的學習機會。魏市長說,花蓮市公所在這次的課程媒合花蓮家扶幸福小舖平台,串聯有需求的產婦、保母系統、月子餐中心等機構,希望學員們能夠把在月子餐課程裡所學的烹飪技巧,做為自己的工作能力,改善生活與家庭經濟。 
台灣有句俗話說「月內無做好,到老就艱苦」,中國人傳統向來重視產婦在做月子期間的餐飲和身體調養,在族群融合的花蓮,除了外省、閩南與客家等族群重視坐月子的風俗外,包括原住民族群也有許多人受到養身調理觀念的影響,也在產後規劃坐月子,讓自己可以回復產前體力與健康。 
與新興職場趨勢結合 
花蓮市公所為協助原住民弱勢家庭開創更多元化的職能,並與新興職場趨勢結合,因此與民間訓練機構合作推動原住民產業培力計畫,開設月子餐課程,魏市長說,這項課程輔導弱勢家庭媽媽從事月嫂工作,獲得經濟上的收益外,期待參加月子餐製作班的媽媽們能夠了解月子調理的過程,未來可以幫助自己的女兒、媳婦或親朋好友坐月子、調養身體,進而達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昨天端上桌的料理是鮭魚飯、洋芋絲炒肉絲及當歸薑絲羊肉湯,陳麗霞老師先教作示範,在分組實作時,大家分工合作,切菜、料理、擺盤等。 
至於怎麼讓羊肉去除騷味,陳老師分享她的秘訣,先將羊肉以麻油與薑炒過後再以水沖洗,即可去味。陳老師提醒,坐月子時盡量在中餐以前吃水果,以蘋果為例,用自來水洗過後再以冷開水沖洗,將蘋果擦乾後連皮吃,可以避免便秘。學員們對於老師說的重點都一一筆記,希望課程結束後,能把二十七道月子餐全都端出成果。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