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農委會林務局將每年8月15日至9月15日訂定為全國防治月,並將九月第一週的星期六訂為全國防治日。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為提升大眾,對此種外來入侵植物的辨識及清除能力,林務局補助花蓮縣政府每公斤五元收購小花蔓澤蘭。
另花蓮縣政府預計九月起,在花蓮轄內除新城及鳳林外,共有十一個鄉鎮市,加碼以一公斤七元辦理收購。花蓮林管處說,也將與轄內各社區合作,舉辦五場防除宣導活動,將以實地除蔓及有獎徵答方式,告訴民眾有效的移除眉角,希望民眾踴躍參與除蔓工作。
花蓮林管處提到,小花蔓澤蘭的移除眉角有三,(一)開花前拔最省事,在每年八到九月,進行全面性的切蔓或拔蔓。(二)人工拔除最有效,將根部挖(拔)除,攀附在樹體上的藤蔓,則在拔除根系後,任其懸掛枯萎。
(三)拔淨裝袋最妥當,切除或拔除後散落的蔓莖及根部,應加以收集、綑紮後,置入可分解的黑色大塑膠袋中使其腐爛,或集中至水泥地,或空地上曬乾後再予燒燬。
小花蔓澤蘭生長的速度相當驚人,每天可生長二十四公分,在國外有「一分鐘一英里」雜草之稱。花蓮林管處說,十月中旬開始開花,十一至十二月大量結實,每平方公尺可產生十七萬個種子,種子小而輕,可隨風四處飛散。
由於強盛的散布能力及繁殖力,讓小花蔓澤蘭,成為不易根除,成為台灣快速擴散的「綠癌」。花蓮林區管理處呼籲,民眾在發現藤蔓蹤跡時,要把握防治時機,在開花結果、大量繁殖之前,可依前述的移除眉角,將它剷除。
另花蓮林管處也強調,惟有全民動起來、隨手清除小花蔓澤蘭、避免讓它持續擴散,就能實現「蔓蔓來,快快除」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