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8-25
開學在即 家扶獎助學金尚缺百餘萬
許多孩子仍為學費擔憂 花蓮家扶主任籲加入助學行列
分享至


圖:花蓮家扶主任陳清輝(右二)籲請社會大眾,為清貧孩子存下翻轉希望。(記者李柏霖/攝)
 

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家扶中心每學期都會發送申請獎助學金,幫助弱勢學童,如今即將開學,但今年獎助學金仍有一百多萬仍未有著落,經費苦缺,許多孩子仍為學費在擔憂,中心主任陳清輝說,期盼更多愛心民眾加入助學行列,讓孩子透過教育翻轉清貧。 
花蓮家扶目前一學期幫助三百四十多位高中生、三百位大學生;高中生補助五千元、大學生補助一萬到三萬元不等,期以減緩孩子就學負擔,總計至少需要約五百萬,即使求助於全國總會,最多能有一百萬補助,算一算,募集獎學金到現在,還仍有一百多萬的缺口,讓社工及師長們仍為此發愁。 
陳清輝說,最近發現,不只花蓮,全國的家扶或社福機構,普遍一般性捐款都明顯下滑,加上花蓮並無太多大型企業,如何維持助學行動是一大挑戰。 
低薪時代 捐款意願下降 
「台灣這幾年低薪時代,捐款也跟著受影響,」陳清輝指出,捐款年齡層約為三年級生(民國三十年次)到六年級生,但三年級捐款人多為退休人員,四年級則是將退休民眾,五、六年級則是捐款主力,而現在社會薪資結構較低,恐因而使較年輕一輩的捐款意願相對下降。 
陳清輝擔憂的說,「世代一直再輪替,未來七、八年級生成為主力時,如果所得更低,大家本身生活就不充裕,恐怕到時社福團體更為艱鉅。」 
另外相較二、三十年前,陳清輝說,家扶自民國七十五年開始推動助學人,早年就讀大學孩子較少,現在則廣設大學,孩子普遍就讀至大學階段,且獎助學金一年做二次分發,每次申請高中、大學生約四百多人,獎助學金的需求也增加。 
弱勢學生 只能讀到高中職 
過去許多孩子因為經濟而迫使放棄繼續升學,根據家扶基金會貧窮資料庫顯示,有四分之一弱勢高中職生,因現有環境與能力,只能讀到高中職。 
根據家扶年度扶助家庭狀況調查資料,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月收入未滿二萬元,且多半為一人支撐全家費用,不僅生活過得辛苦,孩子也須揹負起就學貸款壓力。若讀至大學畢業,一般生的就學貸款經費恐達三十多萬元,也因如此,有孩子擔憂無力還款,迫使中斷求學。 
社工督導王麗雲說,助學金的設立,主要希望孩子有更多時間在課業上,減少打工時數,讓家扶獎助學金成為孩子的後盾,不用每學期擔心,下一學期能不能讀書。 
就學貸款 不能解決生活費 
王麗雲進一步指出,有些民眾會認為有就學貸款就好,但是住宿費、生活費並非就貸可以解決,有更多的孩子還要面對家庭經濟壓力,打工不只供應自己生活費,還要供應弟妹就學,這些孩子就學的壓力比一般人來得重。 
陳清輝也特別指出,由於花蓮大型企業較少,且社福團體、各類協會眾多,大家都有各自服務的對象,但花蓮人口原本就不高,僧多粥少加上大環境影響,家扶也因此受到衝擊。 
花蓮家扶一年幫助兩千九百七十五位學生、一千五百七十八戶家庭,陳清輝說,中心有九十位社工及工作人員,雖然承接許多政府方案,由於補助有規定,往往方案執行過程中,還要「倒貼」,例如收容照顧少女的希望學園,就連月赤字四十萬,但花蓮家扶仍然努力堅持下去,陳清輝強調,方案愈多責任愈大,這些服務都是家扶的社會責任。 
目前認養制度以孩童數做扶助,以往可能一個家庭有多名子女,現在則是戶數增加,例如一戶有單親媽媽努力拉拔一、二位孩子居多,「相對每位社工分配的工作量是增加的。」 
認養家扶娃娃撲滿、支持園遊會 
陳清輝籲請社會大眾一起掏掏口袋零錢,幫幫孩子童年,認養花蓮家扶娃娃撲滿、支持家扶園遊會,每天存下一塊錢、五塊錢、十塊錢,匯聚起大家的善心,讓孩子透過教育翻轉清貧。詳請可洽03823600。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