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就業競爭力與教育息息相關,富裕家庭給予孩子教育資源豐富,相較貧困家庭來得許多,貧困家庭因為經濟未能給予孩子補習,或良好的學習環境,而教育是改變孩子與家庭最好的途徑,花蓮家扶中心長期致力於孩子助學、助養等扶助,透過認養、獎助學金、學習提升及培力方案,今年大學畢業的小涵(化名),在花蓮家扶的陪伴下,順利完成學業,並將邁向研究所,「唯有教育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小涵說,感謝家扶的一路陪伴,讓自己有機會能夠翻轉脫貧。
小涵父親因患有僵直性脊椎而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工作,而母親罹患精神分裂症,時常進出醫院,民國八十六年,家扶得知情況後投入服務,協助家庭生活及孩子就學、就醫等扶助,然而令人鼻酸的,是父親並沒有陪伴小涵太久,在她年幼時,父親就因溺水辭世,這讓母親的情緒更加低落,導致進出醫院的次數更加頻繁,使家庭生活更加困苦。
家中孩子除了小涵外,還有一個年差七歲的姊姊,姊姊從國中起便半工半讀,支付自己學費,小涵一到高一,就利用假日到餐廳打工,支付學費、學雜費等各項支出。小涵說,因為經濟問題,讓母親感到沈重的壓力,雖然家裡有低收,學費有減免,姊妹打工支付生活、學費、學雜等費用,希望減少母親對經濟的壓力感。
花蓮家扶以認養制度,協助受扶的孩子能夠穩定生活,在小涵幼時印象裡,她說,家扶幫助家裡很多,在家裡最不好的時候,有了家扶的陪伴,有扶助金、生活物資等,不致於不會有生活困頓。她深知家裡狀況,唯有教育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因此她自小學業成績都維持相當不錯。
小涵現將朝研究所繼續邁進,希望增進能力,學習更多的東西,畢業後尋找穩定的工作,得以改變家庭與自己。花蓮家扶為貧困的孩子與家庭,協助生活穩定、助學、急難救助等,更規劃多項培力方案、親子活動等,建構孩子各方能力,花蓮家扶中心籲請社會大眾一起用長期小額捐款,讓孩子有機會脫貧自立,用教育改變貧童的未來。詳請可洽:038236005。
花蓮家扶中心將於九月二日上午九點,在花蓮縣文化局你來廣場與更生日報合辦「花蓮家扶無窮世代」 愛心園遊會,設立遊戲、美食、宣導等七十個攤位、樂舞、闖關等活動。花蓮家扶主任陳清輝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用行動響應公益,幫幫孩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