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第二屆民選縣長於四十三年五月二日投票,當時有楊仲鯨與林茂盛二人競選,結果林茂盛以四萬七千八百多票,擊敗楊仲鯨的二萬八千四百多票而當選,林茂盛於同年六月二日就職,楊仲鯨主政時代已成歷史。林茂盛擊敗楊仲鯨的政治意義是「洗雪第一屆落選之恥」。
君王時代,亡國有其原因,民主時代,落選更有其大同小異的因素,如今仍被政治人物視為教訓。而林茂盛參選縣長,開啟了花蓮縣政壇閩客之爭的歷史序幕,所以當落選的歷史背景及因素,迄今仍被政壇人士喜歡細細品味。
第一屆選時林茂盛、楊仲鯨兩人競選時就勢均力敵,各擁選民,結果林茂盛僅差四千零卅二票被楊仲鯨擊敗,第二屆冤家再度相逢,林茂盛決心報一箭之仇,兩雄再鬥,比第一次更加熱烈。
當時選民結構是「閩南」與「客家」是共佔約百之六十五,原住民約百分之廿五,外省人約百分之十,由於當時「閩南」、「客家」的族群地域觀念奇重,互不相讓,雖然曾不斷喊出「閩南」「客家」應不分彼此,但僅不過是片面而巳,誰也不敢說在合作上收到了多大的效果,為兩派留下花蓮政治歷史一條鴻溝。
林茂盛當時競選的文宣強調,從日據時代起就當過鳳林、瑞穗、豐濱等鄉鎮長,從事行政工作十餘年,連任了二屆縣議會副議長,富行政才能,在二任副議長任內,以熱誠、認真、肯負責任為民眾做事說話。
楊仲鯨則強調,從光復後就在民政廳當專員,以及開辦山地職業補習學校,但是,楊仲鯨任內的四十年十月廿二日大地震,四十二年七月三日大颱風,建設未及,災害卻先降臨,天災地禍,搞得老百姓焦頭爛額,元氣大傷。使得當一屆縣長的政績反成為他的致命傷。
林茂盛選前訴求以劃破福佬、客家界限 成功爭取福佬派票源
林茂盛勝選的原因,第一,他是由鄉鎮長起家,先後擔任三個鄉鎮長,鳳林是他的故鄉,附近幾個鄉鎮都是他基本地盤,再加上三年多的副議長任內,全縣上中層階級都瞭解他很能幹。
第二,林是客家人,因在選舉前,以劃破「福佬」「客家」界限為口號,爭得一部份「福佬」派的支援。第三,國民黨提名得到黨員的支持,第四,二萬餘張原住民選票大部分搶過來,第五,在副議長任內實事求是,且深富行政經驗。
楊仲鯨縣長任內天災地禍頻仍 少顯著建設
楊仲鯨落選原因,第一,楊在第一屆縣長任內,由於天災地禍頻仍,境內很少有著顯著的建設,從表而上看,說不出有顯著的政績,失卻不少縣民信心。第二、原住民同胞選票,被林技巧的奪去。第三,除花蓮市、新城鄉二市鄉外的鄉鎮,均受到林茂盛與省議員參選人林永樑的聯合夾攻,使他處處感受敵困。
楊仲鯨發表的落選感言是:「我雖然是落選了,但更感到身心愉快,因為是光榮的失敗,二十幾天後就有一位勝我十倍的縣長來替花蓮縣民服務,相信花蓮縣政必定有進步」。楊仲鯨二次前往林茂盛公館祝賀,表現高貴的民主風度。
林茂盛於八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午二時七分在花蓮市郊自宅安詳過世,享年九十歲,走完他一生的政治,但子孫沒有一個從政,但卻有一孫女當選全美華埠皇后。林茂盛的曾孫女林佩蓉,於一九九六當選美國夏威夷華埠皇后,當年曾率領親善訪問團回鄉,受到地方熱烈歡迎,前花蓮縣長王慶豐以一座玉如意相贈。林佩蓉在國小二年級時,便隨父母親移民美國加州洛杉磯,後來再移居夏威夷州,在夏威夷大學商業系念書,主攻國際行銷學與市場學。參加全美華埠選美小姐選拔,一曲「上海灘」的古箏奏,獲得最佳才藝獎。
林茂盛曾任豐濱鄉長,光復後當選鳳林鎮第一屆間接選舉的鎮長(民國三十五年一月花蓮縣政府成立,各鄉鎮市長均為派任,當年十月,依照鄉鎮市長選舉辦法,除花蓮市及三個山地鄉,另外鄉鎮,改由鄉鎮市民代表間接選舉)。林茂盛卸任鎮長後,當選花蓮縣第一屆縣議員,並當選副議長(民國三十九年八月一日花蓮議會成立,議長當時由林永樑當選),同年十月十五日,參加第一屆縣長選舉,但敗給楊仲鯨,繼續擔任縣議員。
四十六年林茂盛本來計畫再競選連任第二屆縣長,但國民黨卻提名外省籍的胡子萍出馬,要他轉戰省議員,當選一任的省議員後,他看破政壇的浮沉與現實,退出政壇,儘管後來國民黨希望他復出,但未被所動,退出政壇,一直成為花蓮縣客家政壇上的「精神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