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民國十九年出生(八十八歲)的章子張,日前自桃園到花蓮,許多人看他健步如飛,「怎麼看都不像八十多歲」,問他養生之道,他毫不保留地說:「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的「三老」哲學。
目前還在準備出版16萬字巨著
所謂「學到老」,原來,他於二○一五年在元智大學,以八十六歲高齡,完成管理學院博士學位的人物。所謂「做到老」,就是目前還在研究寫作,要出版約十六萬字的「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巨著。
他說,人不要怕老,最怕的是自己心理上已老,要保持年輕的心境面對老年生活,加強個人的生活規劃與規律 ,只要體力精力許可內,都可以去學、去做,如果不學、不做,身心就會僵化,不老也難。
他說,他訪問了廿多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如何養生、如何延緩老化,得到的結論也就是有工作、有生活重心、有適當的休息,讓生病的時間縮短。他的姑媽住在花蓮,走出喪偶多年的低迷情緒 ,一個人生活、打網球、騎電動車四處逛遊、出國旅行,樣樣都行,沒有病痛, 九十四歲日前無疾而終,所以,多走出外,多與大自然接觸,保持愉快的心情是老年人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主張研究開發及運用老年人力資源
章子張表示,人老了不應該是社會的負擔,反應該為社會帶來貢獻,碩士研究的題目是「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運用與成功/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據名人報採訪,章子張指出,現階段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而老年人力擁有許多豐富的經驗,所以應該加以研究開發及運用老年人力資源。
人生歷程分為青少年、中年、老年,如今社會三階段明顯有青少年死讀書,中年工作過勞死,及老年無聊死的社會問題。他的看法中,在青少年時期,不應只有讀書,讀書學習應該佔生活比例的五分之三,而工作與休閒應該各佔五分之一,所謂的工作包含在家裡幫忙父母做家事等;在中年時期,則是工作佔生活比例的五分之三,而學習與休閒各佔五分之一。
在老年時期,生活比例的五分之三用來休閒,工作與學習還是不能缺少,各佔五分之一,不管那一個階段,都必須三者兼顧,才能充分運用人力資源。
章子張一生軍旅生涯,一九八七年自國防部通信電子局少將副局長職務退伍,八十六歲才取得博士學位,在國內少見;他說,他幼時受到曾任江西省修水縣長、學識淵博的伯父影響,夢想有朝一天要考大學,但因時代動盪,高中沒念完就投身戎馬,並在軍旅生涯持續進修,通過隨營補習完成高中學歷,但在一九六一年大學聯考前夕,因擔任馬祖某島的連長指揮官,碰到戰備勤務無法回台參加考試,讓他抱憾無法完成大學夢。
希望在人口老化危機中找出因應對策
章子張在空中大學進修取得社會、生活科學雙學士學位,晚了近卅年才取得大學文憑;之後他選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EMBA學分班,順利取得碩士學歷,但他並不因此自滿,八年前以八旬老翁身分考入博士班,有感社會走向老年化社會,章子張選擇以「活躍老化關係的研究」做為博士論文研究主題,希望能在人口老化衍生的社會經濟危機中找出因應對策。
章子張自豪地說,他在六年博士學涯全勤,從不遲到、早退,展現旺盛學習心。「只要有心學習,念書不會因年紀有所差異!」章子張說,跟青年朋友一起求學,感覺變得更年輕。由於不少教授小他四十多歲,系所裡的教授、同學全都尊稱他為「章爺爺」,讓他備感親切,彼此討論交換意見也相當熱絡。